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 贾 莉

报告这么说

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我们这么做

“组织干警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问题整改‘回头看’,发现垃圾填埋场运行规范、正常。”12月9日,固原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高嵩说。为了推动落实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个别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问题整改,固原市检察院成立检察官办案组,跟进监督,通过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渗入侵蚀土壤无害化处理,定期集中转运处理渗滤液,原场地种树绿化,使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今年以来,固原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绿色发展大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以公益诉讼个案“小切口”助力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

先后建立“河长+检察长+警长”“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及市县两级检察院与毗邻外省市检察院建立六盘山脉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协作,共同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联手治乱象、合力护资源”等专项行动,对破坏生态、资源行为依法监督。

今年年初,固原市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一起非法占用河道和农用地用于挖塘养鱼,造成河道和基本农田严重毁坏的案件线索。2019年5月,村民郭某某在村内流转土地,挖出3个长70米宽30米的鱼塘,占地面积11.77亩。2021年9月,郭某某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判刑。“虽然当事人已受到刑事处罚,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和耕地资源没有恢复,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固原市检察院立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态环境和耕地资源修复责任。在法院审理期间,当事人履行了修复义务。

固原市两级检察机关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行“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办案模式,综合运用公益诉讼、刑事和行政检察手段,坚持预防、打击、治理并重,督促行政机关加强对排污、扬尘、噪声等污染治理,督促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责任主体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对非法狩猎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今年共制发22份检察建议,督促乡镇和职能部门依法开展封山禁牧工作,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非法占用耕地1万多亩。关闭河道非法采砂场19家,关闭污染环境的养殖场13家,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52公里。

--> 2022-12-13 本报记者 贾 莉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49151.html 1 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