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银川:为民爱民暖心民政 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银川市兴庆区开展“童心同梦 同路绽放”——关爱外来随迁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建设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讲解社会救助政策知识。

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金波路社区开展“移动办公桌”活动。

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蓝山名邸社区开展“非遗文化集市”关爱老年人活动。

贺兰县婚姻登记处“爱不释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与派出所联调夫妻矛盾。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由银川市民政局提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银川市民政系统不断强化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民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全力推行“党建+业务”新模式,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新格局,大力践行“严细深实勤俭廉+快”工作作风,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责任,为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保驾护航。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银川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工作安排要求,准确把握民政职责使命的新内涵新要求,扎实履行“三个基本”职责,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道路上,戮力同心、蹄疾步稳、主动担当,用心用情绘就民生幸福画卷。局系统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区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兜准兜实兜牢民生底线 让群众心更暖

“小区今年实施了整体改造,环境变美了,暖气也热了,你们又给我们送来了米面油大礼包,非常感谢党和政府!”11月30日,家住银川市金凤区新园小区的居民司先生接过慰问品,激动地说。自今年9月以来,受疫情反复影响,司先生已经连续3个月无法外出务工了,身患多种疾病的父母需要常年吃药治疗,妻子下岗在家,还有年幼上学的孩子,一家人生活即将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后,民政部门先后2次带着暖心大礼包和三色爱心包看望慰问他们一家。

“9·20”疫情以来,银川市民政局及时启动信息日报制和居民保供农民增收联结机制,按日排查、精准施策,采取“物质+服务”等形式,为困难群众“救急难”。特别强调特事特办,对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立即启动临时救助,全市通过各类媒体开通了63部救助服务热线,群众可通过县(市)区、镇街(社区)服务电话等渠道,反映困难情况。乡镇(街道)可实行“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实现有困必救。对于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非本地户籍流动人口,采取直接受理、一事一议、先行救助等方式,提高救助时效性和及时性。向因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和暖心包共计1348万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障,通过银川市慈善总会接收善款物资共计185万元。积极实施善行宁夏行动“三色暖心包”项目,发放三色暖心包11300份。

今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严格落实“十项”救助举措,强化最低保障,“三音合鸣”兜住民生底线,积极做好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生活保障和纾困解难工作。

——弹好“政策救助”根音。银川市修订完善《银川市最低生活保障和低保边缘家庭审核确认暂行办法》,建立起以低保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由分散的单项救助转变为综合的救助体系,“让政策找人”,推动救助多层次、梯度化建设。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人员供养金、孤儿养育津贴等各类救助补助金3.5亿元,惠及全市困难群众17万人次。2022年将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4660元提高到5520元;为全市1157名特困人员发放供养金1507万元;为475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津贴533万元;为3.4万名低保对象发放生活补助1.85亿元;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5809万元;为全市6153名高龄低收入老年人发放生活津贴3548万元。

——奏响“专项救助”强音。银川市实施冬季采暖补贴、高等教育阶段就学救助、经济困难失能老人生活补贴、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生活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等专项救助。1—11月,为1万户困难群众发放941万元采暖补贴;为全市587名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就学救助金25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已实现“跨省通办”。通过一系列举措,较好地缓解了困难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

——谱出“临时救助”高音。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各类慈善救助活动,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为6万名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46万元;为全市三类重点保障对象共3.5万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和80元的“爱心惠民消费券”共计2447万元;向全市因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发放临时性救助金和暖心包共计1348万元;主动开展24小时街面巡察,街面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0多人,帮助28人异地返乡,站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9人。

持续完善配套服务 “一老一小”幸福再升级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民政局为我定制了适老改造福利,现在我的生活方便多了。”家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街道清和社区紫金新都小区的张爷爷对家中的新变化连连称赞。

张爷爷今年70岁,由于腿脚不灵便,洗浴、如厕时存在安全隐患。前不久,银川市民政局和适老化改造项目第三方评估人员主动上门,对老人家中设施进行改造,在卫生间地面铺设了防滑地垫,淋浴旁边安装了一字扶手,还在坐便器旁安装了助力扶手,方便老人的日常生活。

“现在去卫生间再也不怕摔倒了,防褥疮的床垫躺着也舒服得很。”老人激动地说,当得知适老化改造项目进社区的消息后,他和老伴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把家里的基本情况上报给社区,没几天就有工作人员上门制定了改造方案。改造过程也很快,半天就全部装好了,都是生活中切实需要的。

银川市民政局倾心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上显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民政爱民”的大道情怀。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相关规划编制工作〔《银川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银川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率先在西北五省区出台《银川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与管理办法》,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新模式。

聚焦特困老年人需求,筹措资金530万元,按照“一户一档、一人一策”原则,完成589户特困老年人居家适老改造。投资762万元,为全市经济困难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六助+N”和“喘息服务”项目,为居家养老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行、助浴、助医等服务,让家人从老年人陪护中抽身出来安心从事工作。

深度探索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利用小区及小区周边闲置房源,鼓励在社区层面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对全市15家老年助餐点、老饭桌、社区食堂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试点,明厨亮灶、便宜实惠、可口软糯的饭菜,解决了独居高龄老人的吃饭难题。目前全市已建成229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含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助餐点),改造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8个,实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回应人民新期待,部署落实市政府2022年民生“十心实事”工作,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争取中央预算内扶持资金8598万元,新增普惠养老床位4299张,打造宁夏塞上鸿儒颐养院、银川市隆光金萃芳庭康养中心、银川市桃李春风养老康复中心等一批医康养服务机构,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银川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未成年关爱保护工作,提请市政府成立了银川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关爱未成年“春风行动”列入市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通过7项行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建12家儿童之家示范点,广泛开展各类关爱帮扶服务。组建12支专业化帮扶队伍,选优配强600余名乡镇、村(居)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举办7场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基层未保工作人员综合能力。

通过筛查对1050名农村留守、困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的心理普查和综合测评;组织开展心理团辅和主题活动112场次;为219名重点心理帮扶对象开展共计2017人次的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依托“12345”政务热线(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热线),按照“线上线下相衔接、网上网下同处置”的原则,打造“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一站式”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综合服务平台。

创新基层治理 村居自治有序有效

前不久,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启动仪式——“织密红色小网格·推动基层大治理”暨“城市基层治理十大项目进网格”启动仪式。这一启动仪式释放了一个信号,基层治理已经不是街道社区单打独斗的事,而是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单位组织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大事。

党建一根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党建引领,纵横搭建“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院落(楼栋)党小组”“社区联合党委+驻区单位党组织+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立体化组织治理体系,深化网格员队伍管理建设、基层治理平台搭建、基层赋权明责减负、基层协商自治、社工志愿服务发展等各项工作,创新理念,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区率先实施“四岗十八级”薪酬待遇机制,创新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社工站(室)为枢纽、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六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小积分”推动“大治理”。以“组织一盘棋”牵引“治理一张网”,切准社区网格治理规范化、高效化、精细化要点,化“大网格”为“微网格”,引进点赞积分信息系统平台,以积分管理智慧化手段细化7类85项网格服务内容,明确网格服务流程,对“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4级网格服务体系人员的履职情况即时积分量化、动态化管理,形成“量化工作指标—领取处置任务—实时申报进展—积分公示排名—结果运用激励”全流程闭环工作体系,真正形成“一网统管”模式。运行期间极大程度激发网格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迅速响应居民诉求,累计完成任务2298件,总积分达19655,收集社情民意46条,实现了“服务往下沉,事件往上走,结果大家明”的工作格局。西夏区玫瑰园社区通过实施网格员队伍积分管理制度,以“服务换积分,积分兑服务”联动辖区59家爱心商户加入微网格矩阵,打造“680”爱心联盟、老王说和室、“平安使者”等特色服务品牌。

广育公益创投项目现成效。以“发展社会工作,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全国首届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大会在灵武市召开。连续7年累计投入1042万元开展社区公益创投项目,立足于社区一老一少、残疾人、留守妇女、特困人群等群体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引入社工人才专业力量,培育出“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妇女赋能”“0—3岁儿童早期养育”等特色项目,探索出“老幼同育”“社区资源共同体”“参与式行动”“新兴服务领域介入”等形式多样、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模式,进一步创新增进社区融合发展,受益人群达10万余人次。今年组织举办“‘六社联动’聚合力 为民服务‘零距离’”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大赛,42个项目同台竞技,鼓励更多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公益创投项目中,丰富基层治理色彩,提高居民自治活力。

党组织全覆盖,引领社会组织守好“三个关口”。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到西夏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调研社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实地查看党组织阵地建设,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银川市“切片式”摸排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情况,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推动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进一步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全市民政系统选派37名党建指导员走出机关、走进134家直管社会组织,“点对点”帮扶、“面对面”指导,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严把“入口关”“出口关”“日常关”三个关口,改进登记管理机制、健全综合监管与退出机制、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切实保障社团治理良性推进。先后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支持发展公益创投项目,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养老、育幼、助残等公益事业,服务城乡困难群众的同时,引导扶持社会组织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聚焦群众关切 民生服务高效便捷

你是路痴?没关系!拿起手机,扫一扫地名牌上的“二维码”,具体位置全都有!寻求帮助?不着急!拿起手机扫一扫地名牌“二维码”,社区民警联系方式等信息一扫可知。

“小门牌”凸显“大智慧”。银川市委、政府指导,银川市民政局组织实施完成市区主干道路5.5万块二维码门牌更换项目,并逐步将辖区内门牌全部更换。与传统门牌相比,二维码门牌就是给每个房屋“发放”一张唯一编号的“智能身份证”。在其中附加导航、街区特色及文化传统等功能,真正让门牌“活”起来,推进地名管理及门牌设置工作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世界因生命而融合”全球纪念活动中国会场在银川设置,全球32个国家在同一天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表达对生命的赞颂,银川市殡葬事业在此次活动中接轨世界、交流进步。深化殡葬改革服务,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建设,打造西北首家、全国前列的节地生态安葬示范园项目,秉持尊重生命、绿色文明、回归自然理念,竭力营造湖光山色一城间,生命自然一归途美好氛围。今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公墓陵园开设祭扫网站、建设网络祭扫平台,为群众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云祭扫等,满足不能到现场祭扫群众的祭扫需求,引领现代文明殡葬新风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银川市民政工作者交出的温暖的“民生答卷”。站在新的起点,银川市民政系统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加务实的举措,顺应百姓期待,守好民生底线,强化兜底保障,体现民生温度,努力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 2022-12-26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50942.html 1 银川:为民爱民暖心民政 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