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改革开放热土”的任务目标,提出扎实推进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改革,让生产要素、生态产品的价值充分彰显。一年来,全区锚定目标,乘势而上,持续攻坚,通过确权、赋能、定价、交易,赋予青山绿水商品属性、市场属性、金融属性,实现了资源有价、使用有偿、交易有市、节约有效。
经过春种秋收的繁忙,此时的宁夏大地已进入蕴藏与孕育的时节。“六权”改革的种子正深深扎入这片热土,不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权属一定红利享·
“原来最令人头疼的灌水问题如今轻松解决了,咱这农民当得越来越省心了。”2022年12月28日,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波浪渠村村民马洪祥告诉记者,他家有6亩地,当年用水权确权4800立方米,“虽然现在灌水不像以前那么‘自由’,但1天就能灌完,每亩地水费能省10元到20元,沟里也没有浪费的水了”。
截至目前,全区工农业用水确权全部完成,核定确权农业灌溉面积1057万亩,建立工业企业用水台账3842家,总确权水量48亿立方米。通过改革,倒逼各地区及用水户明确了用水“底线”和上限,让适水种植、量水生产成为常态,水权意识正渐入人心。
权属一定红利享。在国能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根据《灵武市用水权确权成果报告》,当年为公司确权黄河取水量536万立方米。该公司不断挖掘节水潜力,使用中水,预计到当年底黄河水用量不超300万立方米,取水许可以内还能“富余”230余万立方米。2022年12月23日,该公司将85.38万立方米节余指标交易给宁夏德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易价格为1元/立方米,用于平罗工业园区红崖子园14家企业的生产用水。
水资源在市场配置中找到了更好的“归宿”——节水增效。据了解,全区用水权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累计交易161笔,交易水量9098万立方米、金额3.37亿元。
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宁夏生态修复久久为功,如今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如何“添绿增金”?破题依然要靠改革。
山林权改革推进以林养林、以地换林新路径,引入社会资本5600万元,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3040家,经营利用林地面积139.3万亩,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9.11万亩。隆德县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向企业提供3000亩退耕还林地,从事林下种植菌菇和农业观光旅游,企业实现产品销售和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盈利400多万元,带动周边10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
·存量一活变增量·
虽然宁夏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规划水平较低、利用方式粗放,特别是工业园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存在浪费严重、低效低值等问题。
存量变增量,资源变资产,权益变收益,这就是“六权”改革的基本逻辑。
土地权改革推动“盘活增值”,重点突破土地确权登记、城乡统一市场建设、低效土地盘活增值等问题。紧紧围绕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和重大项目,改出批地供地“加速度”。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持续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实行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与土地利用计划分配、新增建设用地报批挂钩,借助全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监管平台,全面梳理摸排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底数清单”,为每个闲置低效地块“量身定制”盘活出路,推进闲置土地“再开发促增值”。
平罗县引进盛如意菌草(宁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建设石嘴山菌草科技产业园,村集体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获得一次性收益164万元,通过集体土地流转、菌棚租赁、自主经营等可实现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就近务工让农户人均劳务收入4000元左右。农地入市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搭建了大学生、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的平台,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破解了乡村振兴“产从哪里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等难题。
据统计,宁夏基本建成五市土地交易二级市场,保障296宗9100亩闲置工业建设用地重新进入市场交易。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5.52万亩。累计批准建设项目用地207批次(宗)、7.5万亩,国家和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重点产业、“六大提升行动”和20个重大项目用地快审快批、应保尽保。
每一块土地都有了属性,每一块土地都有章可循,每一块土地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开展排污权改革是生态环境领域的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程,然而,国家没有统一的排污权核算方法,如何精确确定各企业排污权成为难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排污确权与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总量减排等管理制度紧密衔接,探索建立了方法一致、标准统一、结果准确的确权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全区建成了排污权统一交易平台,2022年排污权累计交易168笔。排污权交易的启动,促使企业从根本上削减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降污增益“撬”动了企业绿色发展。
·先立后破减碳增益·
2022年7月,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在推进“四权”改革的基础上研究部署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六权”改革,着力构建资源有价、使用有偿、交易有市、节约有效的制度体系。
当年9月,宁夏“六权”改革推进会在银川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安排部署,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精神推进“六权”改革,激活美丽新宁夏建设“一池春水”。
围绕新部署新要求,我区用能权围绕“控能增产”,加快制定用能权改革实施方案,2022年1—10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3%。碳排放权围绕“减碳增汇”,主动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我区41家电力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
全区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今年以来,中环50GW单晶硅材料、瑞泰科技4万吨尼龙66等一批优质项目建成投产。按照“变废为宝”“点碳成金”“循环利用”思路,开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研究,充分发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高浓度二氧化碳资源优势,支持德大气体等二氧化碳捕集液化项目扩大产能规模,大力培育二氧化碳地质利用、食品利用、化工利用、生物利用等资源化利用产业项目,努力实现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自治区安排预算内统筹资金700万元,支持宁东基地启动建设百万吨级二氧化碳驱油封存项目。根据相关规划,计划于2025年底前建成项目一期100万吨/年注入规模,投入运行后,每年将为宁东基地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有研究显示,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1年。目前,相关设备采制及钻井工作正在顺利开展。
接下来,宁夏将重点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健全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六个方面扎实推进工作,为全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宁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