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锦)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全国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评审结果,银川市成为首批19个试点城市之一。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海)口等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设施,对处理达标后的排水进一步净化改善,利用再生水调蓄库塘在一定区域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模式。从区位层面看,银川作为自治区首府城市、沿黄城市带核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肩负着守护黄河健康安澜、示范推进先行区建设的特殊责任和使命。从发展层面看,银川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属于重度缺水型城市,对黄河水资源依赖程度极高,要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5%和耗水总量比“十三五”下降10%的目标,必须多措并举、开源节水,加快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银川市在水治理、水环境领域已获得过“全国节水型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国际湿地城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和“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荣誉,但在再生水循环利用方面尚无先例。此次银川市被纳入全国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为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填补了银川市在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方面的空白,为银川市开展试点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技术、资金和项目保障。
根据《银川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银川市将在现有再生水利用配置布局基础上,规划打造“4712”的银川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布局,在2024年前形成“生产—净化—调蓄—输配—利用”的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大幅提升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率。并深入研究再生水循环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等相关配套政策和资金指南,结合银川市实际找准项目谋划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谋划节水治水的大项目、好项目、精品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积极打造西北内陆干旱区转变高耗水发展方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银川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