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原州区:征程万里风正劲 重任千钧再扬帆

本报记者 剡文鑫 见习记者 杨玉瑛

中河乡玉米田、麦田和村庄、道路构成一幅乡村美景。

原州区第十二小学学生正在上体育课。

头营镇杨郎村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6个村种植瓜菜1万亩。图为杨郎村香瓜成熟上市,村民喜笑颜开。

彭堡镇姚磨村全自动蔬菜育苗设施。

去年原州区马铃薯亩产最高达4500公斤。图为中河乡马铃薯种植基地机械化收获马铃薯。

宁夏凤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包装高品质鸡蛋。

沈家河湿地公园吸引游客打卡。 (本版图片均由固原市原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为民谋福祉,为振兴聚力。2022年,固原市原州区攻坚克难、勇毅前行,走过了极具挑战、极为难忘、极不平凡、极富成效的一年。

这一年,原州区紧盯目标任务,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奋力迈步“跨越式赶超”,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原州区开好局、起好步。

这一年,原州区凝聚起感恩奋进、真抓实干的强大合力,在艰难中砥砺前行,在挑战中拼搏进取,在奋进中开拓创新。谋划提出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式赶超思路,坚持产业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统筹协调发展、民生改善促进共享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综合施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提速。

踔厉奋发 迈出产业发展新步伐

走进雪川六盘山食品(宁夏)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马铃薯加工。雪川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1个品种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雪川系列”马铃薯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原州区坚持以产业作为建设先行区的有力支撑,对标自治区“六特六新六优”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五特五新五优”产业,全力以赴调结构促升级、延链条壮集群,大力实施产业提质增效计划,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2年,原州区持续加大“三统三分”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力度,继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6万亩。坚持跨村跨镇集中连片种植,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产量91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建成马铃薯原种基地15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8000亩,原州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实现产值3.96亿元。

建成肉牛“出户入园”标准化养殖场10个,原州区肉牛饲养量达到28万头,实现产值10.3亿元。大力发展中药材和生态经济产业,种植道地中药材4万亩,发展生态经济林5000亩、林下养殖6万只,实现产值6.4亿元。建成客货邮商融合发展线路7条,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工业产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走好一步棋,带活整盘棋。原州区在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今年将坚决守住125.03万亩耕地红线,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冷凉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25万亩左右,在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净菜入超”和预制菜加工上精准发力。

坚持种薯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确保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年加工薯条薯饼20万吨。建立“固原黄牛”保种选育群500头,延链壮链精深加工肉制品2万吨以上,力争肉牛饲养量突破30万头。持续种植道地中药材5万亩,积极争取招引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制剂加工企业落地,发展经果林13万亩以上。

“我们将围绕打造全国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目标,加快发展冷凉蔬菜、肉牛、马铃薯、中药材和生态产业,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6.5亿元,让增收致富的产业紧紧握在群众手里。”原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植绿添彩 绘就山川秀丽新画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2年,原州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标准划定“三区三线”,加快六盘山和清水河生态功能区修复治理,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修复废弃矿山4处、治理大营河25公里。

建成原州区森林草原防火智慧平台。26%的森林覆盖率、84.6%的草原植被盖度和69.2%的水土保持率,为原州区16.35万亩营造林、253公里乡村绿化路打下坚实生态基础。持续巩固“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成果,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34天。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成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30个。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分拣中心41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5个,完成农村改厕1.1万户。川区村建成果园、菜园“两小园”5363个,山区村种好房前屋后“10棵树”5.2万株,村庄绿化率达到32.3%。坚持城市内外兼修,实施古雁岭森林公园生态修复及功能提升工程,不断满足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期盼和愿望。

如今,绿色已成为原州区发展最厚重的底色和最宝贵的财富。今年,原州区围绕建设“宁南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全面推行“林长制”,修建防火隔离带70公里;实施道路绿化及绿化带抚育工程,持续优化种苗产业结构,种苗产业稳定在1万亩以上;打造生态建设示范点2个,完成营造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25%,林草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4.7%,创建全国林草信息化示范区。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保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91.4%以上。原州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塑造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的锦绣格局,把风景变成发展前景。

用情服务 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022年,原州区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的好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一年,原州区坚持民生改善,件件真抓实干。深化“互联网+教育”,全面推进“县管校聘”“3+1+2”新高考改革,494名城乡教师交流轮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被国家人社部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内分级诊疗就诊率达到90%以上,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更加普惠。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演出110场次,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

持续完善更加全面更多层次的社保体系,新增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766户2533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97.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564.57万元。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8%和98.7%。

出台稳岗位、促就业措施20条,发放各类创业担保贷款2.8亿元,培育创业实体914个,3.06万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589人。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53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就业服务更加充分。

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为民谋福祉牢记在心。2023年,原州区持续优化基础教育资源,深化“3+1+2”新高考、“县管校聘”等改革,巩固“集团化”“城乡共同体”办学模式。大力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区域医共体建设,让群众及时就近享受高效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00场次以上。继续优化助企纾困稳岗政策,发放稳岗补贴600余万元,新增城镇就业330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万余人。

实打实方能心贴心。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精准发力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头营镇杨郎村是固原市首个“亿元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酿酒产业用品牌开拓市场,炉具铸造改造工艺适应环保要求,全新网纹瓜亩均产值提升至1.8万元。

2022年,原州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迈好共同富裕的第一步。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统筹“五大振兴”,抓实“六项重点任务”,推进农业高质高效、推进农村宜居宜业、推进农民富裕富足。全面实施“六大提升行动”,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3%,稳定实现“两个高于”目标,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投入帮扶资金93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8个,打造2个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发放小额信贷和富民贷4.8亿元,为脱贫人口购买“健康保”10万余人次。完成消费扶贫2.39亿元,惠及农户7735户,有力助推了脱贫户和监测户增收致富。

大力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移民村劳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为2.26万移民劳动力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着力培育文明乡风,“原州区移风易俗赋能乡村振兴”典型做法被中央农办《乡村治理动态》刊发,向全国推广。

为了进一步守好农业、农村、农民“压舱石”,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今年,原州区坚决贯彻落实“四个不摘”“三个转向”,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主责主业,高度关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两个高于”、就业产业“三个重点”,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持续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机制,通过“五个一批”锻造乡村振兴人才主力军,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稳步实施“厕所革命”,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移民示范村,深入开展“一乡一亮点、一村一特色、一行业一示范”创建行动,五星级村达到8个、四星级村达到30个、三星级村达到90个。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3年,原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绿色生态第一优势,大力塑造锦绣原州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第一任务,奋力打造人民生活福地;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一使命,有效衔接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原州区全域作为副中心城市核心区谋划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奋力绘就六盘山下“富春山居图”。

--> 2023-01-16 本报记者 剡文鑫 见习记者 杨玉瑛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53531.html 1 原州区:征程万里风正劲 重任千钧再扬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