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主战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从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判断和统筹考量,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明确了基本方向和具体路径。
提升政治引领能力。发挥党委领导、协调各方的作用,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抓住完善社会治理体制这个关键,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市域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增强社会治理的向心力。要坚持系统建设、整体推进,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实现各领域党建工作互联互动、各区域党建工作协同推进,推动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赋权增能减负等有效措施,增强党组织政治传导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探索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新途径新载体,发挥社区党委牵头抓总作用,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促进会等共商机制,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统筹协调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提升法治保障能力。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市域社会治理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坚持依法治理,就是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进而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要发挥市域具有政策制定的自主优势,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公共法律服务以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领域立法,以良法服务治理需求。要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精细化诉讼程序体系,不断加强司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建设。要加大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推动实践养成,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与推进依法治理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治融合,发挥自治、法治、德治功能。
提高智慧支撑能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和运用,催生了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就业形态,在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方便、快速、精准的技术手段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市域社会治理为此要与时俱进回应,推动现代化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进智能治理基础建设特别是智能化深度运用。要突出数据融合,以智慧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进市域信息基础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构建“城市大脑”,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大数据融合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完善“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便民服务措施,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服务供给主体和服务方式多元化。建立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构筑横向综合联合体,打造纵向善治智慧链,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要有强大的人才支撑,要按照职业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在智慧网格、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综合执法、应急处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要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对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各类人才的培训,完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社工人才队伍结构。要探索社会工作者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完善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协同服务机制,创新构建社工带义工,义工助社工的“两工协作”机制。三是优化社区工作者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主的社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规范社区工作者评价过程,充分运用评价结果对社区工作者进行激励约束。
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市域越来越成为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的关键层级。要确立“市域成为重大风险终结地”的基本目标,着力提升政治安全、社会治安、重大矛盾纠纷、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着力防止风险外溢,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基层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强化矛盾纠纷化解,着力防止风险上行。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防范,从源头、传导、转化的关键环节进行化解,防止矛盾风险向上传导、向外溢出。(执笔:马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