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2021年度“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入选作品,共有7部作品入选,其中就有宁夏农民作家马慧娟创作的《出路》。
这部作品除了以纸质书形式出版,还在“悦读宁夏”微信公众号上做了连载,讲述的是西海固山村高干梁的移民搬迁故事。
《出路》描写山村女子“我”如何逆袭成为作家和全国人大代表,以及一众高干梁人如何在移民搬迁中寻得“出路”——这也是书名的由来。
马慧娟坦言,《出路》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写的都是她的亲身经历,“99%以上的地名和人名都是真实的”。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
“在马慧娟笔下,生活是鲜活的,人物是鲜活的,梦想是鲜活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的苦痛、彷徨、酸涩、甘甜与喜悦是鲜活的。”
“马慧娟的作品扎根乡土、深入生活、深植时代,这些文字是住在城市、坐在书斋里的人无法写出来的。”
……
数不胜数的读者给《出路》点赞之余,也很关注“大哥”“香梅嫂子”等小说人物后来的命运。
《出路》从20世纪80年代写起,到2018年马慧娟参加全国两会截止,时间跨度30多年。最近四五年的移民搬迁故事,也就是他们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事迹,小说并未涉及。
日前,记者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高干梁人的迁入地,和那些马慧娟笔下的小说人物面对面,探究他们各自的“出路”。
■ 马慧明的养牛路
高干梁是泾源县的一个偏远山村,电和路通得比邻近许多村子都要晚。
和那个年代的多数家庭一样,马慧娟出生在高干梁的一个大家庭中,兄弟姊妹有6个人。
马家大哥叫马慧明,1964年生人,比马慧娟大16岁,是这家人住在高干梁时的顶梁柱。
《出路》记述,马慧明“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在高干梁的土地上扒拉着,不是跟在牛屁股后面,就是跟在驴屁股后面”。
马慧明在老家干活下死苦,挣得却很有限。那会儿,马慧明常和父亲赶着一头白驴,上山割耱条、剁耱杆,来贴补家用。忙活一整天,也就能卖十几块钱。
这头白驴是马家在高干梁的重要劳力,这牲口走山路稳当得很,拉车、驮柴、买东西都离不开它。白驴只让马慧明骑,拉车时只要人拿树枝指挥就成,驮东西时一定要走到其它驴前面……灵性得很。
2007年,马慧明43岁。这一年,他们一家搬到了200多公里外的红寺堡,离开老家时卖掉了白驴。
在移民新村,父亲要给马慧明买辆农用三轮车拉玉米和肥料,干活方便得很。这个中年汉子却为难得直搓膝盖,说啥也不同意——山地赶驴,他是把好手,平地开车实在没把握。
实在拗不过老人家,马慧明硬着头皮买了农用三轮车。刚学着开那会儿,他腿子抖得像电磨子。可过了一周,马慧明就能开车下地了。
今年,是马慧明移民搬迁的第17个年头,已在这片土地开枝散叶。这不,他家大孙女都上3年级了,4个孙辈都是土生土长的玉池村人。
和玉池村其他移民户一样,马慧明家也养牛,他家一共有13头母牛和3头公牛。自家养不下,他还把牛养到了老妈家,两头都要兼顾。一天下来,这户人家要给牛儿喂料200多公斤,都靠马慧明老两口张罗。
马慧明养了一辈子牛。在高干梁老家,他家养了四五头黄牛,靠它们下地出力。眼下,他养的是基础母牛,待牛犊养大后再卖,是妥妥的“商品牛”。
“饲草一头牛一年补助200块钱,2座牛棚给补助了1万多块钱……”马慧明感叹现在的“牛政策”实在好。就说去年吧,他家的母牛下了11头牛犊,“见犊补母”一项政策就给补了1.1万元。
在好政策的带动下,玉池村牛存栏2600多头,户均超过6头,有育肥牛,也有基础母牛,涵盖西门塔尔、夏洛莱等多个优良品种,成了远近有名的养牛专业村。
养牛,马慧明走的是种养一体化路子。他家种了8亩玉米,用家里的牛粪来肥田,玉米收割后给牛做饲草。这在饲草价格高位运行的当下很有优势。“现在,一头牛见天要吃二三十块钱的饲料,成本可不低。”
就算这样,马慧明去年还是挣了十几万块钱的“牛财”。
马慧明还种了4亩黄花菜,去年夏天采摘后卖出了高价,1公斤干菜能卖46元,1亩地毛收入有7000多块钱。
马慧明说,在移民新村,他养的是品种牛,种的是经济作物,回报要比老家多得多。
马慧明父亲去世后,也被埋在这片黄土地上。
小辈生于斯,老辈葬于斯。对于马慧明一家,他乡已成故乡。
■ 马香梅的打工路
马香梅比马慧娟大8岁,是前后院邻居,双方熟识得很。《出路》一书中的“香梅嫂子”就是马香梅。
当马慧娟为孩子的奶粉钱犯愁时,是马香梅把她引上打工的路子。
有几年,马慧娟看电子书入了迷,多一句话也不和别人说,被打工姐妹们说“中了邪”。马香梅一直替马慧娟辩解,告诉她们:“你们不懂就不要说那个了,她是个念过书的人,和我们不一样”。
“只有香梅嫂子是理解我的”,马慧娟把马香梅视为闺蜜和知己。
其实,马香梅没有读过一天书,用她的话说“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歪歪扭扭的”。
马慧娟在《出路》一书中深情写下:“这几年,香梅嫂子既是邻居,又是亲人。她身上的吃苦耐劳、坚韧谦和一直是我仰视的品质……看见香梅嫂子,就看见了作为人的所有美德。”
马香梅是1971年生人,50岁出头。她这个年龄的西海固女子,大多数都没上过学,根子还是因为贫困。
2002年,马香梅一家搬到玉池村。没过几年,村郊建起几百栋蔬菜大棚,活儿特别多,栽苗、施肥、拉帘子等都用人。马香梅加入了务工大军。
头一年,马香梅1个钟头能赚4元钱,后来工钱一直在涨,直到现在的9元钱/小时。
这些年,马香梅一直在村郊蔬菜大棚干活,骑电动车上工10分钟就能到,方便得很。
最近这轮务工在去年11月,马香梅等40多名工人连着干了18天,辗转在22栋辣椒大棚里。那些天,他们从上午8点一直干到下午6点。午餐是工人们自带的馒头和开水,三下五除二干完饭,就起身继续干活。
“一年到头,大棚里活儿不断,只要你肯干”,马香梅说。目前,玉池村建有蔬菜大棚482栋,既有私人的,也有村集体的,里面种着辣椒、西红柿等蔬菜。
玉池村党支部书记姚存贵说,这么多大棚能解决2万多号人就业,惠及的绝大多数都是玉池村、朝阳村、东源村等邻近村庄的群众。
记者发现,在玉池村蔬菜大棚务工的多数是中老年妇女。大棚里的活儿不重,像吊线一类的活儿更考验人的灵巧劲儿,挺适合妇女干。在这儿,她们挣钱顾家两不误。
特别是马香梅,她最近刚刚养好腰伤,出远门打工力不从心,待在家里又无所事事。在村郊蔬菜大棚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给家里添了一份收入,家人也放心在家门口挣钱的她。
和勤快的马香梅一样,家人们也都不肯闲。丈夫养了10头基础母牛,儿子们在外地打工。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把日子过红火。
■ “马慧娟们”的读书路
《出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自然就是作者马慧娟。
我手写我心。这本21万余字的自传体小说,马慧娟写得十分顺手,只花了3个多月工夫就完成了主体创作。
眼下,马慧娟又投入新的创作之中,一部是“西海固味儿”十足的儿童文学,另一部是聚焦红寺堡的历史题材小说,都是她从未涉足的领域。
马慧娟能成长为一名涉猎颇广的作家,找到自己的人生出路,她本人坦言这得益于读书。虽说马慧娟只有初中学历,可她这些年来一直坚持阅读,这让她笔下生花。眼下,马慧娟就在看《四世同堂》《包法利夫人》等经典著作。
在玉池村,还有更多的“马慧娟们”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说起这些年玉池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杨晓平最清楚不过。从2006年到2019年,他担任玉池村小学校长,是村小历史上任职最长的校长。
妥亚军是杨晓平的得意门生。妥亚军在玉池村小学读五六年级时,班上的语文老师就是杨晓平。后来,妥亚军考上了南开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华为公司,已在深圳买房扎下根来。
“咸伟芹考上了复旦大学,咸永强考上了华北电力大学……”杨晓平掰着手指头,一一列举起玉池村小学的有出息的毕业生。
这究竟是怎样一座攒劲的小学,让众多移民子女变身“金凤凰”?
百闻不如一见。记者走进位于玉池村中心位置的村小学,发现这是全村最气派的建筑,里面硬件够硬:3层教学楼、2层功能楼、2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
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也很丰富,有花样跳绳、手工制作等8个社团,每周三下午集中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玉池村小学建有食堂,为学生免费提供营养早餐、午餐。每周肉菜不断,有粉汤、茭瓜炒牛肉……普遍要比家里吃得好。
在玉池村小学,记者不断见证着教育的公益性与普惠性:孩子们不掏学费,书本也是免费的,上学没有多少开支。
这些年,玉池村尊师重教的氛围很浓。每逢教师节,村上总会挤出办公经费,由村“两委”班子出面慰问村小的师生。
2019年,杨晓平卸任玉池村小学校长时,被村支书姚存贵紧紧拉着双手,感谢他为村上培养出这么多攒劲的学生。
跳出玉池村,来看红寺堡。在这个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2022年有1118名考生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高考升学率51.95%,跻身宁夏南部山区九县区前列。先后有13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 移民搬迁的总出路
玉池村里走一遭,记者发现移民们找到了更多出路,有养殖、打工、读书……
马慧娟的乡亲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具体出路不一而足,但总的出路还是移民搬迁政策,并把这条路越走越宽。
对此,马慧娟深情地说,这条出路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所夯实的根基,是大国与小家,是群体与个人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依托关系。
面对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福祉,红寺堡移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喊出了“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感恩心声。
出路一旦确定,那就坚定不移走下去。近年来,红寺堡奋力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让移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水涨船高。2022年,红寺堡人均纯收入达13801元,比去年增长16.4%,绝对值和增速均高于宁夏平均水平。
新的“出路”故事,仍被红寺堡人继续演绎着,也被马慧娟观察记录着,成为她的第一手写作素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移民们的新时代美好生活又会跃然纸上,为广大读者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