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佳敏)日前,记者走进宁夏隆基乐叶科技有限公司,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操控设备,车间的交通轨道上,“数字工人”来回穿梭,将需要的物料运输到指定工位。在巨能机器人生产车间,“机器人”可对下线产品进行“健康体检”,代替人工完成各种铸件表面瑕疵检测任务。从“制造”到“智造”,一字之变,让企业生产效益实现倍增,推动装备制造产业迭代升级。
2022年以来,银川市聚焦传统产业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工作,为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把脉会诊、对症下药。截至目前,共为118家企业提供智能化诊断服务。
“智能化是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我们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园区。”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形成银川工业大脑、园区、企业智能化改造三级一体化智能改造体系,强化数字对“三新”产业赋能应用,加快“工业大脑”二期建设,新建产业云图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系统、能耗监管等子平台,实现三级数据链接。
为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链式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银川市出台相关实施方案、管理办法等,从政策层面支持产业振兴战略。鼓励组建“链主企业+行业协会+中小企业”产业联盟、“链主企业+中小企业+高校院所+智库专家+金融机构”创新联合体,通过大企业“提需”“发榜”、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配套”“揭榜”,联合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
在产业结构方面加速改造升级。“实施技改项目64个,去年1—11月,市级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6%。”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以“前引导+后补助”等方式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累计补助资金2000万元。支持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产品的应用,对通过淘汰老旧设备实现设备更新的企业,按照新设备购置金额实际支付的1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给予补贴。
同时,深入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近两年,组织实施银川热电系统优化改造、泰益欣综合能效提升改造等17个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去年,全市重点监测的40家用能企业中,42%的企业实现了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减少能源消费总量28万吨标准煤,能耗强度累计下降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