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勇争先。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海原县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深入开展春比开工、夏比进度、秋比成果、冬比储备、全年比质效的“五比”活动,以项目建设“开门红”促进经济工作“全年红”,用开局即决战的精气神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吹响奋进号角:项目为王 实干领先
连日来,在海原县关桥乡瓦窑河村金桥湾一带的山上,占地2700亩、总投资4.6亿元的华润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上万根光伏场区钢桩“站”满山岭,工人们忙碌地安装光伏发电组件。已安装好的光伏板整齐排列,仿佛为大地披上“战甲”。
“目前110千伏变电站已经投产,41公里110KV输电线路也已建成,项目总体完成投资3亿多元,建设进度超过75%。还剩一部分光伏基础、支架、组件和17公里35KV集电线路工程。”项目经理田鹏介绍,该项目计划今年6月底完成100MW全容量并网目标。
海原县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2022年实施项目117个,总投资288亿元,年度投资84.6亿元。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3.77亿元。
开足马力抢开局,只争朝夕促发展。2023年,海原县计划实施续建、新建项目126个,计划总投资2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1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亿元;新建项目93个,计划总投资14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亿元。涉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方面项目31个,年度投资6.6亿元;生态环保方面项目9个,年度投资2.3亿元;重大基础设施方面项目38个,年度投资48.8亿元;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项目26个,年度投资4.3亿元;工业及招商引资(新能源)方面项目22个,年度投资23.9亿元。
“今年计划开工的项目中,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75个,其中续建项目33个、新建项目42个。”海原县发改局局长杨卫国介绍,“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增长15%左右。”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招商是项目为王的“蓄电池”。2022年,海原县重大项目不懈怠、招商队伍不停跑、持续拓展不松气。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8个,实现到位资金30.11亿元,比上年同期到位资金增长92.4%。
海原县工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出台更多更优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确保完成自治区、中卫市下达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目标任务。“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智能卡制造产业链、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特别是高端肉牛产业链、轻纺服装产业链等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引进风机叶片、中料制造、PVC新型材料、农副产品、服装等相关加工企业落户海原。力争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5个,实现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西安供水工程:“甘霖”上门 润泽民心
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在关桥乡吴湾村的工地上,钢筋切割声、敲击安装声汇成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与不远处的大山构成一幅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这里是宁夏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建设现场。总投资7.1亿元的该工程设计从固海扬水七干渠末端的高崖水库取水,新建四级扬水泵站。全长69.5公里的输水压力管道经过高崖、关桥、西安、海城4个乡镇24个行政村,连通沿途11座蓄水池,年引水量2000万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12万亩,受益群众12564户65140人,其中2000多户是脱贫户。
“截至目前,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已全面复工复产,一至三泵站及管线工程完成形象进度90%,完成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的65%。”宁夏水发海原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岩说,“计划2月底前完成供电工程验收及并网通电,3月底前完成机组通水试运行,4月具备向关桥乡2.5万亩灌区供水条件。今年10月四泵站和35公里管线全部完工,具备全线通水条件。”
“我的瓜地每年需要浇水六七次,靠的是地下水,水量有限。以后用上供水工程的水,旱地就彻底变成水浇地了,产量和收入完全能实现翻番。”关桥乡冯湾村瓜农周虎有20多个甜瓜大棚,年收入十几万元的他对提高收入充满期待。
西安供水工程是海原县创建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县的有力支撑。该县水务局负责人表示,根据测算,该工程建成后,灌区农业生产产值每年能增加1.9亿元至2.2亿元左右,并且会带来很好的生态效益。“将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区地下水超采和地下水生态修复问题,推动恢复和改善南华山、西华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生态安全。预计工程正常运行20至30年后,西安镇地下水静水位将恢复到70米以内,地下水资源量将达到670万立方米以上。有效保障项目区特色小茴香、马铃薯、甜瓜、蔬菜等支柱产业的长期可持续供水,预估年总产值3.94亿元,有力助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升级” 稳产增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对农业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海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经营,助推农业快速发展。
去年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2.5万亩,按照集中连片、整乡整村推进原则,共批复建设9个项目,涉及6个乡镇11个行政村,总投资1.51亿元。目前,关庄乡关庄村、三河镇富陵村和鹭海村、红羊乡术川村、九彩乡原套村等9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共平整田块12.5万亩。
通过平整土地、土壤改良、道路整修,对原有的高低不平、局部凌乱、零星的田块进行整理,实现了项目区田间道路通达。完善了项目区内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奠定基础。
海原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主任肖生桢说:“高标准农田有效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可使亩产比以前增加20%左右。”
农业项目是点燃乡村振兴的主引擎和新动能。去年海原县农业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5.87亿元,建设重点项目15个,其中新建项目14个,投资5.07亿元。移民安置村户厕改造建设项目改造农村户厕2159座;新建李旺镇新源村、三河镇鹭海村、关桥乡脱场村等6个出户入园养殖园区;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暨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项目(一期),新建管理用房590.6平方米、研发中心2座962平方米、报告厅257.6平方米、专家宿舍2座1060平方米……一个个新项目、好项目落地开花,如同一个个坚实的桩基,支撑起海原县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2023年,海原县实施农业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计划资金8.1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6个,包括肉牛精深加工三期、高端肉牛产业地磅安装项目、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农业4.08万亩、肉牛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户厕改造项目、35万亩旱作区产业配套覆膜保墒项目等。一个个助推农业发展和惠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项目、好项目,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将谱写出海原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旋律。
海平高速: 打开空间 拥抱开放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期以来,海原县与西邻的甘肃省之间缺乏一条快速通道。S50海原至平川(宁甘界)公路项目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空白,将为海原县打开崭新的西大门。海平公路是黑城至海原高速向西的延伸段,路线起自海原县城北侧,向西经西安镇、甘盐池,终点止于宁甘省界国道341线北侧65米处,与甘肃省白银市规划的新建四车道高等级公路相接,路线全长约43公里。
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置海原县城、西安镇、甘盐池3处互通式立交,设计时速80公里,项目总投资40.8亿元。项目负责人穆超介绍,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32亿元,路基完成97%,桥梁下部完成99%,桥梁上部完成85%,涵洞完成95%,路面工程水稳底基层完成54%。附属用房二次结构完成100%,外网工程完成80%,甘盐池收费站综合楼主体完成,2023年年底将建成通车。
重点项目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和民生福祉改善。海原县在确保施工安全和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动交通工程建设提质提效,确保如期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去年实施银川至昆明高速海原段、寨科至海原高速公路海原至平川段、国道344线同心至李旺段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个,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占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43.4%。
今年,该县新建交通项目8个,概算资金42.7亿元,计划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5.089亿元。其中国道344线头营至李旺段公路完成投资计划2.6亿元,寨海高速寨科至海兴段建设高速公路25公里,省道103线同心至海原段公路改建28公里二级公路,总投资3.44亿元的省道204线李旺至史店段改建三级公路50公里。
农村公路项目中,实施村组硬化路60公里,生产砂砾路5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公里,农村公路路况提升192公里,完成计划投资1亿元。此外,该县还计划投资695.12万元新建城市公交站台,建设智慧公交站牌19处38个,原有站台移位31个,新建多功能站台46个。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提升环境 未来可期
“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大课间,海原县第八小学师生做操动作整齐划一。
崭新整洁的教学楼,平整宽阔的操场,干净整洁的教室……漫步这座新落成的校园,处处能感受到海原县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八小负责人高珍介绍,学校占地面积25632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2163平方米,累计投资5743万元,设36个教学班,容纳学生1800人。
海原县持续改善各级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去年累计投资3.85亿元,续建、新建、附属工程项目63个,设备采购项目17个,使42所学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海原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谋划教育项目16个,总投资4亿元,本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7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个,计划投资约1亿元;新建项目10个,计划投资2.1亿元;积极申报项目7个,计划投资0.9亿元。
今年第一季度计划开工海兴开发区第二中学二期、第八幼儿园、李旺韩府小学教学楼3个项目。第七幼儿园、第九小学、第六中学等后期建设项目6个,首批专项资金指标已下达。已批复学前教育、“互联网+教育”设备采购专项资金2735万元,将为兴海中学、海原一中、史店中心小学、海原县第三小学、山门幼儿园等学校采购一体机、学生用床、计算机等设备,积极推进示范校建设。
重点项目高歌进,实干为先开新局。海原县全力吹响项目建设的号角,带动全县上下“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跑出加速度,确保高质量。高效推进签约项目快落地,备案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快投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