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塞上产业起新潮。
近年来,宁夏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楫笃行深化转型,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动力源,链式布局,数字赋能,聚焦产业链提质增效扩量,培育出一批行业“单项冠军”,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连日来,记者深入石嘴山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多家龙头企业采访,探寻他们如何立足宁夏,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禀赋,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1
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重点。
石嘴山市的转型升级,从“减法”开始——减碳、减污。
这座依煤炭而兴的老工业城市,曾被列为全国第一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面对煤炭资源的枯竭,一大批能耗高、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被“减”了下去。
这一“减”,一度令石嘴山陷入发展举步维艰的困境。
在减去高耗能、高污染之后,石嘴山市在困境中艰难转身。
而这一“转”,却转出了发展的新天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等典型经验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相对于多年前石嘴山市的被动减碳,如今的石嘴山市,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将“减碳”推进得更为积极、主动。
“石嘴山市是全国铁合金、电石和碳化硅重要生产基地,循环利用富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前景广阔,公司年产6万吨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项目把一氧化碳变成燃料乙醇,再往产业链下游发展,还可以生产航空煤油等高价值产品。”2月10日,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项目采用世界领先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含一氧化碳气体的工业尾气经气体预处理、微生物发酵、蒸馏脱水、蛋白分离等工序,生产燃料乙醇、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过程中可实现二氧化碳一次减排约33%以上,汽油添加燃料乙醇,二氧化碳能够再次减排30%至35%,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15万吨。
石嘴山市在转型升级进程中,通过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做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实施企业绿色循环化改造,引导鼓励钢铁、铁合金、碳素等行业企业开展尾气余热、余压、余气综合利用,宁夏首朗吉元、宁夏滨泽新能源、宁夏嘉峰化工等诸多企业纷纷构建工业废气循环处置链条,截至目前,石嘴山市年吸纳工业尾气能力已达2.47亿立方米。
“通过化学净化、物理吸附等技术,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在我们企业自用的同时,还供应宁夏煤业、长庆油田等企业,用于灭火、驱油封存等。”宁夏嘉峰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将一氧化碳应用融入产业链条,生产环保型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等氰胺产业链下游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
“在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循环方面持续发力,推进‘一企一策’节能改造,倒逼企业减排降碳、转型发展,以延链为重点加快形成清洁能源制造业发展新优势,助推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石嘴山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煤炭行业几经沉浮,但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始终走在同行前列。
“聚焦煤机主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增强高端化、智能化、差异化产品供给能力,并将关于产业数字化的经验与市场成果赋能下游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延链补链强链,已成为石嘴山工业企业的共识和普遍实践。2023年,石嘴山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再次获得国家通报表扬,是全国4个连续三年获得通报表扬的城市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连续三年获得表扬的城市。
2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做大量级、做强能级、做优品级,加快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宁夏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正赓续奋斗向深层次突进。
宁夏光伏产业链,正发生“聚”“变”: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链主”企业集聚宁夏,形成了从多晶到单晶、拉棒到切片、电池到组件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条,宁夏太阳能级单晶硅产能占全国的25%,通过空间集聚形成的竞争新优势成为产业升级、能源转型的主攻点、新引擎,正努力把宁夏打造成为中国“新硅都”。
2022年,宁夏润阳、宁夏晶体新能源两大晶硅龙头企业落户石嘴山,让宁夏光伏产业链条更加完善。
2月10日,在宁夏润阳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光伏材料及电池产业科技园中控室,硕大的屏幕将关键生产流程展现得一览无余,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特色更加鲜明。
“一期建设5万吨高纯多晶硅工艺装置已经投入试生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自2022年3月开始建设,当年10月建成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12月3日投料一次性试车成功,创下全国万吨级多晶硅建设速度纪录。该项目将补齐自治区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产业短板,全面增强硅片、高效电池等全产业链竞争力,形成地方经济发展新“龙头”。
在位于惠农区的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光伏产业的又一恢弘之笔挥墨泼毫——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在这里打造集光伏新材料、新能源、农光互补等上下游一体化循环经济全产业链项目。
立足贺兰山下,看建设热潮滚滚,壮怀激烈。
一年前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个个混凝土结构厂房已矗立眼前,正在成为宁夏光伏产业的又一熠熠生辉之地。
“所有厂房的屋顶都铺设分布式光伏面板,充分利用所有的空间,体现新能源特点。”宁夏晶体新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500亿元,按照一次规划、分批建设的原则,最终将建成涵盖工业硅、单晶硅、多晶硅等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
链式路径,集群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再到聚变,宁夏“新硅都”发展蓝图正波澜壮阔,为宁夏高质量发展深度聚核赋能,助力宁夏奋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生产基地。
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一个新业态经过精心培育,正成为氨纶行业为之瞩目的“新核”。
依托氨纶产业链的资源优势,泰和新材、韩国晓星、山东万华、五恒化学等一批利长远、打基础、补短板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晓星氨纶(宁夏)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氨纶及其原料配套项目是宁夏有史以来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总投资12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36万吨氨纶、30万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系列产品。国内氨纶龙头企业之一的泰和新材在宁东建设氨纶生产基地,几大头部企业集聚,与本地企业产业链协同互补,聚力打造我国规模领先的氨纶生产基地。
这条“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高性能纤维产业链,夯实着宁夏建设百万吨级“中国氨纶谷”的基石。预计到“十四五”末,宁夏将建成全球最大的氨纶及其上下游基础材料生产研发基地。
强“链主”,延“链条”,做优做强特色产业集群,宁夏工业正推动产业规模量级不断扩大、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产品品级不断优化、链条层级不断跃升。
3
在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宁夏,工业产品如何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创新,是做强的动力之源。
宁夏宝廷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创新发展之路,为宁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及周边丰富的煤、气资源和产业政策扶持优势,从煤焦油及低碳烷烃循环利用项目到氢能,再到甲醛、己二酸、尼龙66、PBAT等一系列新材料项目,宁夏宝廷新能源以小博大,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顺应绿色发展潮流,布局氢能领域,推进产业链向更高品质延伸。”宁夏宝廷新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致力于高清洁环保芳烃类产品生产和氢能综合开发利用,引进国际先进的美国UOP生产工艺技术,建成全国首套低碳烷烃循环利用联合装置,对煤焦油及低碳烷烃进行综合、循环利用,不仅提高产品经济附加值,又能“变废为宝”,实现循环经济和产业链延伸,该公司还以煤焦油及低碳烷烃循环利用项目副产品氢气为原料,依托现有装置生产出纯度高达99.999%的高品质氢气,并于2021年建成西北地区首座加氢站,迈出了宁夏探索利用氢能资源第一步。
同样是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宁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则将除草剂产品“金百速”做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第一品牌。
之所以选择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主要是生产所需的液氨、甲烷、甲醇等原材料在这里可以就地取材,有利于产业链条的延伸。
“今年重点发展草铵膦和下游的精草铵膦,同时向甲基亚膦酸二乙酯的上游产品三氯化磷延伸,计划明年上半年投产,逐步打通草铵膦上下游产业链。”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宁夏永农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精草铵膦全产业链生产企业。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以产业升级推动转型发展,系统实施煤制油、煤制烯烃、高性能纤维等八大细分产业链,建立“链长+链主”推进机制,形成大项目加快建设、好企业纷至沓来、产业链深化延展的良好局面,获评“中国氨纶谷”和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
“坚持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链延伸,构筑良好产业生态。”2月14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谈及发展的经验启示时表示,持续完善布局产业链,以头部企业为“链主”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靶向招引、扩面成群、积厚成势,形成多能互补、多产融合、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擘画蓝图绘新景。展望宁夏工业,正以“四大改造”为关键抓手,聚焦产业链提质增效扩量,扎实推进“链主”高端化、“链路”智能化、“链条”绿色化、“链企”融合化,推动工业产业实现新跨越。
“把做大做强‘六新’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充分发挥‘六新’产业包抓机制协同推进作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打造‘4个基地’‘10条产业链’,加速壮大产业规模。”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区将探索建立产业链共建、供应链共享、价值链共创机制,培育10家链主企业,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升级、协同创新、协同改造,推动产业“延”出附加值、“补”出新动能、“强”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