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法治护航,助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上接第一版)

“中环落地银川,看重的是银川的营商环境。作为一家引来的外地企业,来银川投资很踏实。”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强说。

做实平等保护,优化营商环境

“办理破产案件不能仅凭法院一家之力,要坚持以府院联动为突破点和创新点,积极攻克‘疑难杂症’,实践证明,‘拯救型’破产审判模式能够助力破产企业涅槃重生。”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该院在审理宁夏德某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破产案时,考虑到“德某胜”面粉在西北五省区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前景,如按照传统的破产审理模式,从受理到程序终结期间一直停工停产,可能会使公司和品牌在市场上消失。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破产审判模式,保障了全体债权人的公平受偿,使企业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破产企业的产品品牌价值也得到了保留升级,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司法服务,实现破产案件审理“零震荡”。

我区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公正、高效、便利的高质量法治供给。自治区党委政法工作会议要求全区政法机关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强化对民营企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监督检查,针对部分民营企业反映涉党政机关执行难度大等突出问题,联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定期通报党政机关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情况,对全区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开展专项督办,深入执行案件积存多、执行周期长的地方人民法院、涉执单位找原因、提对策、促执结,推动涉案单位通过制定履行方案、签订和解协议、划拨专项资金等方式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73件,执行到位金额6700.16万元,依法及时兑现经营主体胜诉权益。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自治区相关单位积极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清理工作,共清理“挂案”75件,在执法过程中释放最大的司法善意,最大限度帮助民营企业“松绑解绊”,轻装前行。

自治区公安厅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对培育经营主体活力、服务企业生产生活、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六方面提出31项工作措施,印发《关于严防违规插手干预经济纠纷的指导意见》,指导基层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中准确把握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界限。

我区司法行政系统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整合人民调解资源,推动形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便捷性、司法调解的权威性和行政调解的专业性优势,有效预防和化解涉企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知识产权保护,关键在法治在落实

“没有烦琐的流程和复杂的材料,审批环节清晰简单明了,感觉办事像‘网络购物’一样方便。”不到20分钟,通过网上平台,银川市一商贸公司的经办人高女士就将公司注销了,真正体验到了不见面审批带来的便利。

2019年8月,宁夏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平台打通了市场监管、税务、商务、人社、海关等业务系统,实现了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并行办理”。

知识产权保护关键在法治、关键在落实。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知识产权局)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案件查处力度,加强与执法部门、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协作,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以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业务能力为突破口,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严厉打击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商标注册管理秩序以及易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商标恶意抢注行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区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一体化落实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公安系统加强警企共建,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统筹出台10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措施,在重点企业、工业园区设立警企联络站37个,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背景信息核查服务,坚决打破制约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并建成23个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站,跟踪保护重点商标和专利产品。司法行政系统部署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专项行动”、律师服务宁夏重点特色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重点工程项目活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知识产权法治服务、“百所联百会”等活动,统筹发挥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司法鉴定人的法律专业优势,为保障先行区建设提供优质、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 2023-03-02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0239.html 1 法治护航,助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