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志愿服务织密反诈“安全网”

本报记者 张 涛

“2021年,我加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反诈骗公益服务团,入团的初衷是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电信网络诈骗,不要上当受骗。”2月27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反诈骗公益服务团志愿者王沁融说,服务团的志愿者们正在编写反诈小段子,希望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让更多人能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且作案手法花样繁多,老百姓深受其害。为了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我们学院便想到利用专业优势,成立反诈骗公益服务团,让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近群众,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教师马帅说。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反诈骗公益服务团成立于2020年,目前志愿者有80多人,成员有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教师、学生,还有公安民警等。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单、开办小课堂、网络直播、播放反诈短视频等方式开展反诈宣传。“我们在宣传中,注重针对老年人容易涉及的保健品类型诈骗、养老型诈骗、理财投资型诈骗等,对他们进行宣讲和提醒。”马帅记得,2021年10月,公益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在银川市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有位大爷拿着一个药盒让志愿者鉴定真伪,志愿者们通过网络查询后确定大爷手中的药品是三无产品。“大爷说他家里很多这种药,都是通过快递到付寄来的,前后花费了七八千元。”志愿者们在大爷家中看到,屋里有近20件装满药的快递件,全是三无产品。“大爷告诉我们,他经常接到各种推销电话。”志愿者们断定大爷因个人身份信息泄露,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他们立即带大爷到辖区派出所报警。半个月后,志愿者们回访时发现大爷再没有买过类似的保健品。“我们帮他及时止损,我们的付出让老百姓受益,这样的活动十分有意义。”马帅说。

这些年来,每到暑假,志愿者们都要开展“三下乡”活动,带着印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知识的物品进乡村、进农户。2022年8月,志愿者们到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开展志愿服务,利用现场宣传、问卷调查、讲座等方式向村民、学生宣传反诈知识。“去年11月,兴盛派出所的民警给我们反馈,新旗村的一村民遭遇电信诈骗,家里的孩子通过我们宣传的反诈知识判断家人受骗了,立刻联系民警,成功制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志愿者杨海龙告诉记者。

最近,马帅正带领公益服务团的成员们编写剧本,准备拍摄2个有关反诈的话剧,社团还计划与公安部门、心理专家开展合作,开通反诈服务热线,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马帅表示:“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是青年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我们要通过志愿服务,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 2023-03-05 本报记者 张 涛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0516.html 1 志愿服务织密反诈“安全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