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蓄势扬帆破浪行

本报记者 尚陵彬 陈 郁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指出,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产业振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中资源,着力发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再谋划、再出发,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报告说

政府工作报告在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现场干 乘风破浪的“宁夏造”

3月的银川,乍暖还寒。

银川市西夏区同心南街296号,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里,“咔咔嗒嗒”的机器响声此起彼伏,工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个工区之间。

在抽检单元,安装调试工刘鹏飞操纵的形似“大黄蜂”手臂的关节机器人像是被赋予了生命,升空、曲臂、旋转,“抓”起从上料单元输送来的零配件,校准完成后收到机床信号,将“手中”的零配件送至清洗单元完成清洗,最后把目标精准地送到下料单元,返回初始位置接续下一轮操作。

短短几十秒,一套“组合拳”打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一个多月前,我们接到浙江一家汽车厂家的订单,工期很紧,但肯定能按时完成。”该公司副总经理麻辉说,公司研、产、销基于机器人智能单元的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系统集成,主攻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等领域,是国内同行业领域中的领军者。

2月21日,巨能股份成功通过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3年第8次审议会议,有望成为“宁夏机器人第一股”。

目前,宁夏共有34家中小企业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包括巨能公司在内的33家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涉及电气设备、机械加工、仪器仪表、化工材料等十多个细分产业领域,一些相关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打产品在国际、国内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代表了我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最高水平。

乘着政策的东风,烙着“宁夏造”印记的特色产品在全国遍地开花,扬帆出海,走出国门。

倬昱新材料的高端复合材料及高端电子材料出口意大利、美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沃福百瑞的枸杞产品远销北美、欧盟的27个国家和地区,晓鸣农牧成为“中国蛋鸡第一股”,双玉防水的防水材料在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中大放异彩,威力传动的风电偏航减速器、风电变桨减速器销量稳居国内企业前三……

自治区党委聚力推动“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提出“六特”产业6个千亿级目标,聚焦优势、放大优势、变现优势,把带有宁夏基因的好产品推向全国、卖向全球,让人民群众从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分享红利。

如今,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百花齐放春满园,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代表议 着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稳定经济增长,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我们将聚焦产业振兴,展现宁夏优势,着力培育发展新引擎。”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李郁华说,宁夏将立足生态资源、产业基础、特色优势,全力打造“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十条产业链”和“七大产业基地”,继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李郁华表示,宁夏将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在做强“六新”产业上下功夫,聚焦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等产业,实施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保链稳链工程,做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文章,夯实工业“顶梁柱”。在做优“六特”产业上下功夫,聚焦枸杞、葡萄酒、肉牛、滩羊等产业,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打造一批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筑稳农业“压舱石”。在做大“六优”产业上下功夫,聚焦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加快银川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节点建设,推进工业主辅分离和服务业外包,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增容扩量、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新型服务业发展壮大,增强服务业“动力源”。在开拓新赛道上下功夫,聚焦国际前沿、行业前哨、产业前景,敢于跳出产业发展“舒适圈”,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前瞻谋划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氢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塑造发展“新优势”。

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企业发展的加速度,离不开财政支持的强力度。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孙志表示,将用足用好“财政力量”护航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高质量发展。

孙志表示,2023年,自治区财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聚焦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紧盯“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目标,夯实科技、教育、人才、金融支撑基础,坚持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产业上,持续用力抓产业、促转型、强创新。精准落实扶持政策,加快我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步伐,聚力助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稳住经济大盘作出贡献。

“过去一年,石嘴山市与全区一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取得了新成效,产业转型升级连续3年被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等指标均居全区前列,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全国人大代表、石嘴山市市长王伟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石嘴山市将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担当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使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强市、特色农业提质、现代服务业扩容和数字赋能‘四项计划’,全面落实经济发展‘六大提质升级行动’,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锂电池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世界氰胺之都。”

记者评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新发展格局下,谁先下好先手棋,谁就能取得发展优势。

然而,当前宁夏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没有变、滞后于全国发展水平的历史方位没有变,综合实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仍然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准定位,集聚优势,直面短板,将“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确定为先行区建设的产业发展主体,两年多来,全区各地逐渐实现产业“换道超车”,逐步释放宁夏产业“磁吸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蓄积新动能。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现实之需、迫切之求、发展之要。当下我们必须坚持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中资源,着力发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才能拥抱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 2023-03-08 本报记者 尚陵彬 陈 郁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1122.html 1 蓄势扬帆破浪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