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追风逐梦 信心何来

——向着春天出发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马晓芳

在祖国的西部,有一个地方叫宁夏,向阳而生,承沐恩泽,春华秋实。

时间的年轮里,有一种进取叫奋斗,奔跑超越,不甘落后,雕刻成志。

当时空坐标指向新的征程,当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豪情壮志“点燃”大江南北,宁夏站在了新起点。

新征程,第一步起跑、第一棒接力、第一轮冲刺,状态姿态、速度力度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地处西部且相对落后的宁夏。

认清现状不囿于现状、尊重实际不屈于实际,从实际出发一步一步打破“封印”、摆脱落后,在蜕变新生中走出海阔天空,这是对自己的挑战而非与旁人的竞争。

宁夏,信心何来?

来自温暖厚重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不变的关心关怀,是宁夏人民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信心之基、动力之源。

3月6日,宁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谈到新时代10年、过去5年及去年以来的变化,杨青龙代表向大家展示了2张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的今昔对比照:一张褐色土黄,一张绚烂缤纷。

两张照片,将西海固山村巨变浓缩于方寸之间。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视察,第一站便是固原市——“我要到最困难的地方看看。”在杨岭村村民马克俊家,从住房、设施、牛棚到就业、收入、上学、看病、公共服务,总书记一一察看、关切询问,特别指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自治区和固原市聚焦总书记叮嘱的精准帮扶、抓好孩子教育、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堡垒三件大事,把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持续推进。杨岭村瞄准乡村旅游,建起养殖园区,肉牛养殖规模一年“长胖一大圈”;互联网教学走进校园,孩子们同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17年以来,村上考出了22名大学生;原来比鞋底还薄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挣下了20.6万元的家底。

“从家徒四壁到家境殷实,从‘最值钱的东西只有吊在窑洞顶上的一把发菜’到如今的家底厚实,杨岭村的蝶变是西海固山乡巨变的代表,是中国脱贫奇迹的缩影。总书记20多年始终不变的深情牵挂,党中央持续不断的支持,是西海固甩掉‘苦瘠甲天下’穷帽子最强大的动力,也是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起直追的信心来源。”杨青龙代表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固原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3个台阶,年均增长7.5%,人均收入较10年前增长了2.2倍,西海固人民发自内心感恩总书记、感谢共产党。

两张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萧瑟困顿到丰盈绚丽,看在眼里的是景,落在心头的是梦,咫尺之间,万水千山。

脱贫的事、乡村的事、产业的事、生态的事、发展的事……归根结底都是老百姓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擘画美好蓝图、赋予历史使命、指明前进方向、给出实现路径,一桩桩、一件件,思虑之深、谋划之实,厚望如山、激荡民心。这既是可贵的发展财富,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2022年6月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以“12345”战略部署实化细化具体化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绘出施工图、路线图,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把宁夏发展的“小齿轮”嵌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齿轮”,推动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从六盘山下到黄河两岸,宁夏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风雨无阻向前进,万众一心抗疫情,团结奋斗抓发展,齐心协力护安全——

过去一年,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一个个引领发展的大项目相继落地,一个个补链延链的大企业纷至沓来,特色产业集群成势,新兴产业风生水起,“单项冠军”接二连三,新动能汩汩涌动、不断聚集,驱动二季度和上半年经济增速取得全国“双第一”的历史最好位次,带动全年经济稳中向好、跻身“第一方阵”。点点创新、处处突破、片片春意,追风逐梦的塞上江南在时代大潮中激起“浪花一朵朵”;随着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一大批“国字号”战略平台布局落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破浪前行,宁夏开放的脚步更坚实、开放的胸襟更宽阔,融入新发展格局基础更厚、底气更足、信心更浓。

来自720多万人一条心

夜幕降临,毛乌素沙漠边缘一片耀眼光亮,鳞次栉比的大型设备、纵横交错的管道电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被流光溢彩的灯光装扮成一座不夜城。宁东用不到20年时间,完成了从亘古荒原到一流化工园区的蜕变。

宁夏平罗工业园区内,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生产线上,变废为宝的“魔法”正在进行:一连串的“独门绝技”将含有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实现工业尾气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一次减排约33%。面对转型压力和环境压力,石嘴山市这座老工业城市负重前行,在补链延链强链上勤耕不辍,推动晶体新能源、润阳硅材料等77个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建成达效,把转型“必答题”做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加分题”,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报表扬。

腾格里沙漠里,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首期建设正酣,建设者们挑灯夜战、与风竞速。随着这一项目的高效推进,年送电量400多亿千瓦时、新能源占比七成以上的“宁湘直流”项目也随之提速。

千亿方级大型气田开发、银昆高速公路宁夏段、光伏基地等20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2022年,宁夏2499个重大项目投资完成超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实现10.2%,为2015年以来最好成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吉县引导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生态产业,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转变为“养山养水养自己”,让山山水水通过产业嫁接、文化融合焕发蓬勃生机,群众的钱袋子在爱山护水中鼓了起来。“老百姓从绿色发展中得到了实惠,认识到山水草木就是最值钱的家底、最能增值的家产,从而深化了生态保护的意识。”西吉县相关负责人说。

……

一切发展美景,都是奋斗的实物体现!走过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2022年,宁夏人在收获中更深地咂摸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强大力量。这一年,面对转型之难、发展之艰,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全区上下团结奋斗、众志成城,720多万颗心同频共振、守望相助,千千万万个实干拼搏的个体,“拼”出了一个浑身是劲、奋力奔跑的宁夏。

明天永远有未知的魔力,但天道酬勤的道理亘古不变。

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征程上,塞上大地风云正起、风光无限。

--> 2023-03-09 本报记者 马晓芳 ——向着春天出发系列报道之二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1361.html 1 追风逐梦 信心何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