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每一个家庭稳定和幸福的支柱。
就业,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
坚持就业优先,咬定青山不放松。2022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扛起稳就业保就业政治责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打好就业收入扩增战,确保全区就业大盘总体稳定,让群众暖意满满。
坚持人民至上,躬耕宁夏大地。新一年,宁夏以“就业创业促进年”为抓手,一手抓就业容量扩增,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选择空间;一手抓重点群体就业促进,让大家有业可就、有班可上。
报告说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着力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
现场干
在家门口过上“乘风破浪”好日子
抹芽、定穗……3月11日,灵武市马鞍山下的葡萄大棚里,戴着头巾的妇女们忙得热火朝天,笑声不断。
她们是灵武市临河镇的村民,坐车到工作地点只需要半小时。春播秋收,在大棚里打工,已经成为她们的一份工作。对于干惯农活的她们来说,做起这份工作轻车熟路。
每天最有收获感的时候,是下班时棚主人马学斌用现金给大家发当日工资。“150元拿到手里,让大家干劲十足。这些婆姨,挣上工资了,在家‘腰杆子’都硬了。”马学斌发着工资,笑着打趣道。
实际上,去年之前,吴忠市利通区农民马学斌也和这些妇女一样,两头为难:外出打工,老人孩子管不了;在家务农,没有“活钱”。看到马鞍山经过生态治理、遍披绿装,成了惹人流连的绿色生态宝地,马学斌下定决心:自主创业。
去年10月,马学斌带着一家6口,在马鞍山脚下承包了14栋大棚,种起了奶油草莓和无核翠宝葡萄,既做传统外销,又搞生态采摘。原本是为解决自家收入问题,可这一创业,马学斌直接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十多个工作岗位。眼下,奶油草莓已经进入二茬采摘期,每公斤售价可达60元,丰收在望。
不仅仅是马学斌的大棚,马鞍山大力发展经果林产业,目前2000亩经果林已陆续进入盛果期,仅日常管护就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多元。
产业兴旺,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吸纳了更多劳动者就业。
能在家门口打工,挣上工资、过上好日子,大伙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代表议
把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落实好保障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业”成为高频词,并提出“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200万人左右”。
“这既体现出国家对就业优先政策导向的一贯坚持,也彰显出做好今年稳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底气。”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孙志说。
孙志表示,宁夏财政将坚持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自治区“就业创业促进年”活动,优化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其中,2023年自治区本级增加就业资金6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着力促进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优化政策性岗位资金分配计划,持续保障“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基层服务专项计划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支持招募6660名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支持实施“创业宁夏”“技能宁夏”行动,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落实落细各项助企纾困补贴政策,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补贴政策,积极发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
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宁夏最大的国有企业,也是最大的劳动用工企业,现用工总量4.85万人。
“5年来,我们坚持把‘稳就业’作为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的首要任务,多措并举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切实在保民生促发展中彰显国企的责任和担当。”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胜利告诉记者。
为就业出招,国能宁煤总结了“四大法宝”:一是以扩大社招、校招规模促就业,5年来,宁煤累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400余个,组织参加专场招聘活动30余次,吸纳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二是以产业联动、项目推动带就业,先后全面建成6个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宁东基地下游产业链延伸布局、配套设备制造等人员就业超10万人。三是高质量发展成果稳就业。5年来,公司经营业绩大幅跃升,2022年营业收入较2018年翻了一番还多,利润总额增长近6倍,员工人均收入增长56%。同时,鹰骏一号煤矿等接续煤炭项目,EVA、聚甲醛二期等精细化工项目开工在即,后续项目用工需求还将扩充5500余人。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就业,所属的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特色优势,5年来,为自治区各大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3500余人。
“这些措施为我们进一步稳岗扩就业增添底气、奠定基础。下一步,我们会持续为自治区稳就业大局贡献企业力量。”张胜利说。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十分关注就业问题:就业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收入,也关乎国内消费需求,进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李保平认为,新的形势下抓就业,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要做好“稳就业”工作。企业等经营主体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稳就业,不能空谈就业,就业的解决之道在就业之外。要提高就业率,扩大就业人口比例,没有其他捷径,关键还是要发展经济,稳住经营主体,提升经营主体信心和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只有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才能持续吸纳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要做好“促就业”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高校(高职院校)等部门、单位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通过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税收减免等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没有高质量的就业,就没有共同富裕。”李保平表示。
记者评
让“最大民生”牢牢托起群众美好生活
一个家庭,有一个人就业,这个家就能维持正常运转;有两个人就业,这个家就能走向富裕。
这几年,尤其是面对新冠疫情的三年,我们切切实实看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稳就业”方面全力以赴。包括在政策层面出台青年就业创业20条、稳岗位扩就业提技能防失业12条等,包括综合运用“降、缓、返、补”等组合措施为企业减负助企业稳岗,包括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高校就业生招聘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等。
因为坚持就业优先,在宁夏,只要有意愿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去年,宁夏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9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6%。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7.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6万人,全部超额完成任务,为历史最好水平。
好成绩值得点赞。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稳就业任务依旧艰巨。怎样把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抓好,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我们要对标对表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就业总量不断增加,继续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真正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
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想办法、出实招,把就业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把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就能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