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闽宁镇非遗扶贫工坊——

“绣”出美好新生活

本报记者 马 越 实习生 戴 燕

闽宁镇非遗扶贫工坊生产的手鞠球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一段时间,位于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闽宁镇非遗扶贫工坊格外热闹。为了近期的手鞠球工艺品订单能及时交货,妇女们每天早早来到工坊缝制刺绣,随着针线的飞速穿梭,一个个精致美丽的手鞠球作品不断诞生。

“近期大家还要制作香包等工艺品,时间紧,任务重,大伙儿铆足了劲头赶订单,争取让咱们的手工艺品销往更多地方,打出属于闽宁镇的非遗品牌,助力收入更上一层楼。”闽宁镇非遗扶贫工坊负责人、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亚明告诉记者。

如今的闽宁镇非遗工坊颇具人气,已成为周边妇女学艺就业的“孵化基地”。一些曾经身无所长的村民一边照顾家庭,一边靠学手艺做手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加入非遗工坊之前,闽宁镇福宁村村民田彦花曾是终日围着灶台忙碌的家庭妇女,照顾家人一度是她生活的所有。一年前,在家人的支持下,田彦花带着忐忑与憧憬走进工坊,从此便与这里结缘。

“我一直都很喜欢做手工,来到工坊,跟着老师系统学习刺绣、缝制、编结等传统技艺,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充实。现在有了技能、增加了收入,感觉日子比以前充实了,心情也更好了。”田彦花的改变不是个例,在闽宁镇非遗扶贫工坊,许多妇女通过学习技艺,增加了收入、融入了社会,人生拥有了更多可能。

2014年至今,从成立原隆村扶贫工坊,到如今建成闽宁镇非遗扶贫工坊,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刘亚明的努力下,非遗技艺从原隆村“起步”,辐射到木兰村、园艺村、福宁村甚至更远的地方,带动妇女学技术、强信心、能自立,为当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贡献。

如今,闽宁镇非遗扶贫工坊的产品早已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在国内,手鞠球、香包和各类手工艺品也在各大城市打开了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把优质的产品销售出去,成为工坊成员的共同愿望。

“文化的魅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地传承、创新。”刘亚明说,下一步,将依托工坊吸引更多人加入非遗队伍,让大家通过努力学习创造提升收入、用手中的针线“绣”出更加美好的光景。

--> 2023-03-16 本报记者 马 越 实习生 戴 燕 闽宁镇非遗扶贫工坊——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2437.html 1 “绣”出美好新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