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扎根乡村的“和苗”

—— 一家三代女村医守护乡亲健康

本报记者 张晓慧 见习记者 张 璞 文/图

和苗介绍自己手绘的“王家嘴村人口分布地图”。

有不懂的地方,和苗总会第一时间请教奶奶。

和苗耐心地给村民看病。

和苗上门为村民李金花检查身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在农村,村医对老百姓健康来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灵武市郝家桥镇王家嘴村村医和苗的奶奶和母亲分别从医近50年、近20年,在她们的影响下,和苗成为王家嘴村新一代年轻的村医。在这个小村庄,一家三代女村医从青丝到白发,走村入户风雨无阻,用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曲乡村医生的赞歌。

在那间卫生室,她从小种下从医的梦想

和苗的童年是在王家嘴村卫生室度过的。

和苗所在的王家嘴小学就在村卫生室对面,每天一放学,她就奔到卫生室里,给奶奶当起小帮手。

“那时候,奶奶忙起来顾不上我,我就自己找事做。有时候帮忙拿药,有时候帮着搀扶病人,感觉自己像个小医生。”和苗笑言,因为长期耳濡目染,小学时她就认识了不少药品。

那间卫生室很小,不过十几平方米的土房,病人多的时候,小小的屋子塞满了人。在和苗的记忆里,装满了奶奶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些写满风霜的岁月。

奶奶的白大褂和棕色小药箱是小和苗心心念念的物件。有一次,奶奶拗不过她,把身上的白大褂脱下来给她穿上,大大的衣服直接拖到地上,再背一个药箱,没走两步差点把自己绊个跟头,小和苗滑稽的模样让奶奶忍俊不禁。

“同学们知道我奶奶是村医都特别羡慕。”和苗笑言,奶奶是她的骄傲,小小的身体里有着巨大的能量,走十几里路给病人看病从没喊过累。

“苗,你以后要不要做医生?像你奶奶一样治病救人?”不少看病的村民看着有模有样的和苗,禁不住逗她。“当然,现在我就是王家嘴村最小的医生。”小和苗说。

上中学后,每逢节假日和寒暑假,同学们出去游玩或在家休息,和苗却回到村卫生室担起“医生”的角色。高中毕业后,和苗毅然选择了宁夏医科大学口腔技工专业。“我终于可以真正穿上白大褂了。”和苗从医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奔波了40余年的奶奶老了,王家嘴村卫生室是奶奶放心不下的牵挂。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咋办?得有人接起卫生室的工作。这个人要知根知底,要有专业水平,还愿意扎根乡村。思虑再三,奶奶将电话打给了孙女和苗。

那时,和苗即将毕业,面临职业抉择的关键时期。奶奶的电话让她猝不及防,犹豫了片刻,和苗便答应了奶奶。可能是一种召唤,或是心底的那份乡愁,和苗最终选择回到这片养育她的土地。

“奶奶给我起名字叫和苗,是想让我成为庄稼地里的一棵苗,永远扎根土地。”和苗坦言,当处方单上第一次有她的独立署名时,那种感觉挺奇妙,小时候的梦真的实现了。2017年,奶奶正式退休,和苗开始独立诊疗开药,成为王家嘴村一名真正的村医。

在那间卫生室,她绘出了全村822户人口信息分布图

“和大夫,我的脸感觉不舒服有点疼。”3月16日9时,村民杨金刚来到卫生室看病。

“我看你脸上肌肉有抽搐迹象,怕是面部痉挛。得去医院看看,不要掉以轻心。”和苗仔细观察着杨金刚,一再叮嘱他。

有的村民来看病,症状却说不清楚,和苗就一句一句地问,一字一字地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和苗没有固定下班时间,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需求,她一定第一时间赶到。量血压、做随访,只要能替村民排忧解难,她都尽力去做。

早上正在接诊,和苗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阿姨,您别着急,我把这个病人看完马上过去。”原来,村民李金花12岁的孙子又犯病了,自己把脸抓伤了。

沿着奶奶曾经走过的路,和苗开启了走村入户看病的日子。村里曾经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土砖房变成了美丽庭院,眼瞅着村子变得越来越好,禾苗更加坚定了扎根乡村为百姓服务的理想。

“血压高,睡不好觉,年龄大了,小孙子弄不住了。”李金花念叨着自己的症状。和苗看了看李金花身患残疾的小孙子脸上的抓伤并不严重,她开了点药,又给李金花测了血糖。

“血糖有点高,要注意饮食,孩子脸上没事,如果再有啥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面对村民的各种需求,和苗时刻关注重点人群的身体状况。多年承载着乡亲们的信任,让她感到肩头的担子更重了。

和苗在摸排村里人口信息过程中,发现自己虽然有多年入户随访经验,但还是会在“找路”上浪费不少时间。于是萌生了制作人口地图的想法。

村民家具体位置很难定位,和苗便一户一户上门。走过一户她就画一个小方格,并标注户主的姓名及家里的人数,拿不准的就到处打听询问。那几日,村民总能见到骑着电动车的和苗走乡串户,纷纷赞叹:“这丫头,韧劲真大。”

终于,在一张A3大小的纸张上,和苗完成第一份纯手工王家嘴村人口分布地图。“初版地图纸张太小,瞅起来费时费劲,我打算再做个升级版。”这一次,和苗将不同位置的村户分开绘制,再将信息裁剪拼贴起来。

连续几天加班,一共由11张白纸拼接构成的王家嘴村人口分布地图“出炉”。地图清晰地呈现王家嘴村822户村民的居住位置及户主姓名,为以后开展入户工作提供了便利。

“和苗特别用心,手绘图里村民信息一目了然。每个村民名字下面都有不同颜色标注,红色代表重点人群,黄色是次重点人群,绿色是一般人群,蓝色是孤残人群,粉色代表孕产妇。”王家嘴村党支部书记温华表示,有了和苗这张人口分布手绘图,入户排查起来方向明确,绝无遗漏。

如今,这11张“人口分布手绘图”已被按照原比例打印出来,贴在王家嘴村卫生室的墙上。“原来手绘的不易保存,已当作档案材料保管起来了。”和苗说,目前,她已把这张地图做成村民健康信息电子档案,随着重点随访人员情况的变化可以随时登录电脑更新。

和苗内心一直有个期盼。就是能通过互联网诊疗,让村里百姓足不出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宁夏地处我国西部,优质医疗资源少是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而互联网诊疗可以打破壁垒,联通全国优质专家资源,实现医疗资源流动、优化配置。

如今,和苗的期盼正在逐步实现。目前,银川市已通过远程医疗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的下沉。作为国内一个数字医疗健康的创新基地和试验平台,银川坚持应用导向,依托远程诊疗,构建“全国专家远程门诊”“银川市专家远程门诊”和“银川在线互联网门诊”三大“互联网+远程门诊”应用场景,提升医疗健康服务同质化水平,有效助推分级诊疗落地见效。

在那间卫生室,三代女村医坚守了半个世纪

初见和苗奶奶和金苹,这个78岁的老人精神矍铄,让人很难想象,她已是一个癌症晚期患者。

“我当了近50年的村医,就算哪天走了,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和金苹笑着说,她经历了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名称的转变,也见证了村庄风景多年来的巨大变化。

在王家嘴村,上了年纪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和金苹。从1969年到2017年,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和金苹走村入户的身影印在了村民们的心中。

那时,当赤脚医生很辛苦,当时村里比较落后,医疗设备十分简陋。一个药箱,一个听诊器,普通的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几乎就是所有装备。

“村民住得有多远,我就走得有多远。下雨时,土路变泥坑,出行不便。如果村民想要去外面看病,太困难。”和金苹回忆当年走村入户的情形,不管有多晚,只要村民找她去看病,她背上药箱就出门。

有一次,在灵武市最北端的一片荒滩上,村民正在挖沟。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大家又渴又累,一个村民在挖沟过程中不小心一锹铲到了另外一人的腿上,瞬间鲜血直流,大家慌了神。

正在此时,大家看到和金苹背着药箱远远走了过来。“我知道今天大家来这挖沟,难免磕磕碰碰有外伤,所以特意赶过来。”走了十几里地,和金苹来不及擦汗,立即为受伤村民消毒包扎。由于处理及时,当时受伤的村民的伤势很快得到恢复。

在王家嘴村村委会副主任李金凤看来,这个老村医就是个慈祥的“送子奶奶”,村里与和苗一般大的孩子几乎都是和金苹接生的。

“20多年前,村里有个孩子出生,和奶奶接生下来时,孩子已经窒息。家属当时准备放弃了,但和奶奶不顾孩子刚生下来浑身是血,嘴对嘴呼吸抢救,硬是把娃娃给救过来了。”李金凤表示,在那个年代,村里医疗设施相对落后,去城里又太远,和奶奶便成为孕妇们信任的人。

和苗的母亲陆淑君看到婆婆每天为村民看病,她便下决心跟随婆婆学习医术。2005年,陆淑君也加入村医行列。

“我妈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但她特别好学。把奶奶的一身本事都学得差不多了。只要村民一个电话,本来在大棚种菜的她,立即扔下农活不管了。”和苗笑言,就因为把给村民看病当成首要事情,她家大棚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长得慢。

村民曹玉兰从来没做过体检,陆淑君多次催促:“育龄妇女要做两癌筛查,过两天卫生所的医生来村里,你不能乱跑。”怕曹玉兰忘了,陆淑君下班后又去她家提醒。在多次催促监督下,曹玉兰做了两癌筛查,结果被诊断为“乳腺癌”早期。

“咱农村妇女对体检认识不够,我这个病再发现晚点,可能就没救了。”曹玉兰对陆淑君十分感激。如今8年过去了,她的病因发现早、治疗及时,癌细胞已经消除。

随着和苗接替奶奶的工作,陆淑君也于2021年退居二线,看到卫生室忙的时候,偶尔也会给女儿打下手。“这闺女本来有机会去杭州发展,可她却能静下心来,坚守着我们这个小村子。”看着女儿每天耐心地给村民看病,陆淑君颇为感慨,如今能在小乡村待得住的年轻人不多了。

三月春风拂面,在春天发芽的不只有植物,还有梦想和希望。年轻的和苗怀揣扎根乡村治病救人的初心,行走乡村,步步精彩。她说:“只要乡亲们有需要,只要我在一天,就要一直为村民服务下去。”

--> 2023-03-27 本报记者 张晓慧 见习记者 张 璞 文/图 —— 一家三代女村医守护乡亲健康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4129.html 1 扎根乡村的“和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