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有特色,生命力才长久

沈 琪

提起弘德村,这里曾经是生态移民迁出来的一片“新天地”,短短的十来年,“逆袭”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不仅上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还挺进了乡村特色产业“亿元俱乐部”。认真查看这份令人骄傲的成绩单,“特色”这两个字尤其显眼。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命如此,产业亦然。特色,是农业发展的持久竞争力,小特产往往能发挥大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对我区而言,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从黄河两岸的风吹麦浪,到贺兰山东麓的美酒飘香;从南部山区马铃薯花开遍地,到中部干旱带枸杞红遍山岗……我区虽然面积不大,却称得上是块“宝藏之地”,农业资源条件优越、特色鲜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区持续推进“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各地更加注重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乡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营主体不断增多、产业形态更加丰富、特色品牌日益壮大,对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特色产业潜力巨大,一头连着脱贫增收、乡村振兴,一头连着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菜篮子”“果盘子”,发展前景不言而喻。但要看到,枸杞、滩羊、黄牛肉等“土特产”,从“藏在深闺无人识”,到“一朝惊艳天下知”,并不是轻而易举就成功的。不光需要在“土”资源上下功夫,也要在“特”品质上找出路。一方面,要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追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要加强优质品种保护,盘活广袤乡村的各种资源要素,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附加价值,带动采收、加工、物流等各环节受益,让“土特产”价值最大化。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定能让农业有奔头、乡村有活力、农民有“钱途”,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2023-03-29 沈 琪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4582.html 1 有特色,生命力才长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