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2公斤大麦草代替1公斤奶牛传统口粮,平均每头牛的日产奶量高出2.5公斤。”3月28日,灵武市新华桥镇郝家桥村智博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涛说,160只试验母牛已饲喂大麦草半月有余,成效喜人。
“你看,它们用嘴刨着找鲜草呢。”王涛捡起一簇嫩绿的青草说,“这就是大麦草,无毒无农残,一周就长成,天天出鲜草。”
生产大麦草的育草工厂坐落在牛场入口处,是一间仅有72平方米的彩钢房,房间内温热潮湿、明暗交错,一盘盘大麦草分成七层,整齐码放在铁架上,每层配有照明光带和水肥喷头——这是大麦草的营养来源。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向廷博士正在检查大麦草长势,正是他带来了这间育草工厂。从冒白尖的麦芽长成17厘米长的大麦草饲料,只需要短短7天。一个占地72平方米的植物工厂,每天能产出500公斤大麦鲜草,每年可产出近200吨大麦草饲料,相当于种植57亩传统牧草的产量。
“大麦草的根部富含大量蛋白质,叶片含有多种维生素,平均3公斤大麦草可代替2.5公斤苜蓿,能节省7至8元。相比于青储饲料,大麦草的蛋白吸收转化率可提高20%。”向廷介绍。
一间育草工厂只需一名员工操作即可,向廷展示墙上的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控制盒,它是实现全年鲜草供应的秘诀,只要轻启开关,系统便根据大麦不同生长阶段,提供最优光谱、水肥等环境参数,保证大麦的生长速度。
宁夏地处“黄金奶源带”,这是中科院选择来宁夏建设植物工厂的原因,中国农科院大麦首席科学院郭刚刚老师团队,已完成190个大麦品种的实验测试,并精选了6个品种在灵武市梧桐树乡史家壕村试种,这将更精准地为宁夏奶牛寻找专用大麦草品种。
“接下来我们想通过调整营养液配方,生产富硒大麦草饲料,争取产出富硒奶。”向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