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宁夏社科院古籍文献研究所所长张万静告诉记者,清明节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为精神宗旨,是一个集自然韵律、人伦亲情和信仰情感等多元意蕴于一体的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张万静介绍,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时节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桃花盛开,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清明扫墓,是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在中国,除汉族外,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此外,清明节还有放风筝、荡秋千、戴柳插柳的习俗。
对于清明节扫墓习俗为何能流传下来,张万静说,追根溯源,这跟我们祭祀祖先有关。春天来了,雨水充沛,由于过去大部分是土葬,为防止雨水将墓地冲毁,所以要对祖先的墓地进行修葺。千百年来,扫墓的习俗源远流长。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节在春分之后,是越过冬寒、万物复苏的时间交汇点。这时冬天已全然退隐,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春意盎然、生机勃发,人们蹚过了严冬的冷酷,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大好时光,心态阳光、精神放松。宋代诗人吴惟信所作《苏堤清明即事》有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诗情画意,尽在字里行间。在我国南方地区,长期流传着清明节插柳习俗。“南方春天来得早,清明时节,农家把沟渠整理得干干净净,柳树成活率非常高,成排成行的柳树返青发芽,人们执柳相送,互相祝福。井井有条这个成语也是这么来的。”张万静说,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也有历史渊源。远古人类为了生存,经常要在森林中采集食物,通过树藤荡在高处和低处,采集野果等,从人类进化角度来看,祖先的这种生存本领流传了下来,这就是荡秋千的来历。秋千以前叫千秋,汉武帝时期举行了一个活动叫千秋祭祀,后来为了避讳,改名为秋千。
张万静告诉记者,在中国的美食传统中,清明是最好的时节。南方的青团、北方的春饼……大江南北的清明美食,为美好的生活增加了味道。放风筝作为清明习俗之一,流传已久,古时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因“筝”与“症”谐音,在风筝放飞升高后就把引线剪断,让风筝远远飘去,据说可以带走烦恼、苦闷、忧患与病痛。清明节习俗的核心精神有孝道、感恩、怀旧、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命这些情感,对现代人有着非常重大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