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以前的农业生产是以“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为前提,必须看“老天脸色”,期待着风调雨顺,那么,今天的农业生产,则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没有土壤,没有阳光,也不使用任何农药,鲜嫩的大麦草7天就能长成。不仅如此,在占地仅72平方米的彩钢房里,这种大麦草每天可产出500公斤、每年可产出近200吨,相当于种植57亩传统牧草的产量……
这一切,仿佛是一个科幻的世界。可住在灵武市新华桥镇郝家桥村智博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里的160只试验母牛,却已经“享用”此种大麦草半月有余,“营养餐”不仅蛋白吸收转化率高,而且能大大提高奶产量。得益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向廷博士带来的育草工厂,当地奶牛养殖搭乘上了科技的列车。
其实,类似这样的智慧农业“黑科技”,在我区屡见不鲜,早已成为带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利器。比如,通过引进膜上覆土技术,海原县的马铃薯种植实现了全机械化,节水增产效率提高30%,节约种植成本15%以上;再比如,通过不断创新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和理念,吴忠市原本的盐碱荒地变成了高产高收的万顷良田……从自行精准施肥施药一体机到无人机变量施肥技术,再到田间声波驱鸟设备等等,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我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如果说,以前的农业生产是以“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为前提,必须看“老天脸色”,期待着风调雨顺,那么,今天的农业生产,则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从某种程度上讲,借助科技的力量,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也越来越有可能摆脱对风调雨顺的依赖。确实,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从“漫山撒种”到设施农业,从“大水大肥”到测土配方,农业丰收的背后,哪一次没有科技的支撑?农业生产力的爆发,又怎能少了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助力?今天,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谁能为农业科技增强供给能力,谁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谁就能探索出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在农业的发展竞争中获胜。
而着眼当下,与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区的农业生产领域依旧面临着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在一些偏僻的落后地区,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比较低;有的农村“空心化”严重,年轻干部、科技人才十分短缺;一些地方,农技推广链条不长,还很难让观念扎根人心、让技术“长”进泥土…… 破解这些难题,我们渴望更多核心技术突破,我们亟需更多科技人才助力,我们更迫切需要搭乘科技创新的快车。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现代化,再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广大农民真正挑上“金扁担”,无疑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沃野千里,逐梦而行。用科技力量“武装”新农村,把更多科技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我们要争分夺秒,创造奇迹。我们也期盼,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不断涌现,让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永远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