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京宁村村民“抢”地种粮

本报记者 裴云云 文/图

贺兰县京星农牧场京宁村的小麦地。

贺兰县京星农牧场京宁村35岁的高燕洁种地多年,今年却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以前被人嫌弃的地,如今再种要靠“抢”了。

原来,京宁村二队、六队有580亩地的流转期已到,这片地曾经因盐碱高、地力贫瘠,村里人不愿种,早些年流转出去了。“如今流转期一到,抢着流转种地的村民达到15人。”近日,京宁村村委会副主任杨金柱告诉记者。

面对激烈的竞争,村里对流转人开出了条件:首先是本村人来种地;其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第三是农业机械化实力出众;第四是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种粮面积有保证。

“我本来打算流转200亩地。”高燕洁有点遗憾。

“以前没人流转,为什么现在要抢着种呢?”记者问。

看高燕洁不好意思说,杨金柱接上话茬:“去年有粮食经纪人到村里收粮食,高燕洁负责记账、量地、付款,所以他知道种粮的好处。”

原来,京宁村现有耕地5600亩,其中三分之二是地力羸弱的盐碱地。记者入村时发现,道路两侧大片平整好的耕地上,确是白花花一片。隔壁立岗镇的小麦已经绿茸茸一片,京宁村的小麦苗仅有两三厘米高,有些还在使劲往外钻。

近年来,全区各地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压减耗水作物。去年,贺兰县调整作物结构,开始推广小麦、大豆套玉米等旱地作物,京宁村种植任务为1500亩,其中小麦面积500亩。然而,村民们认为种了20多年水稻的地,根本不适合种大豆,迟迟不下种。作为京星农牧场试行托管模式的一块流转地,场、村两级干部做了大量工作才得以运作下去。

2022年5月上旬,错过了玉米的最佳播种期,如何保证丰产增效?

“我们进行统一购种、统一机械、统一灌水的作业模式。采用带GPS导航系统的大型播种机、无人机洒农药,机械的精耕细作不仅减少了成本,还提高了出苗率,后期管理也减少了损失。”杨金柱告诉记者,秋收后大家算了一笔账,种玉米青贮每亩地收益1900元到2000元,种粮食玉米产出1600元、黄豆200元,国家和自治区、县上的种粮补贴加起来350元,算下来两种作物效益基本持平。

“如果地力好,再进行高水准机械化种植方式,种粮食每亩地多收益200元到300元。”杨金柱告诉记者,国家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上,有足够的政策激励,而且去年种粮的收益大家有目共睹。

杨金柱说,国家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措施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大家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前景,所以积极性特别高,争相流转土地种粮。

在筛选了几轮后,580亩地由7人流转种植。高燕洁最终“抢”到130亩地,其中计划种植玉米套大豆的面积为100亩。

--> 2023-04-11 本报记者 裴云云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6219.html 1 京宁村村民“抢”地种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