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小修小补”应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本报记者 智 慧 马照刚 张 涛 实习生 林伟健 文/图

王建民在便民维修点忙碌着。

银川市兴庆区综合执法局设置的便民服务车。

白竹梅在社区提供的免费场地有了一家“爱心裁缝铺”。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过去活跃在街头巷尾的“小修小补”悄然淡出人们的视野。事实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需求,却一直没有消失。2021年5月,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建设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如何给“低频刚需”的“小修小补”摊点找到合适的经营场所,既能满足居民需求,又能让他们良性发展有序经营?记者在探访中找寻答案。

“低频刚需”难以满足

不久前,家住银川市兴庆区天鹅湖小镇的张女士买了一辆新自行车,打算周末和家人、朋友户外骑行。但没想到第一天外出,刚从家骑到不远处,车胎就被扎破了。她在周边遍寻一圈,没找到一家修车摊位,于是她给自行车销售店拨打了电话,询问在哪儿可以找到修车铺。自行车销售店的工作人员给张女士推荐了几家就近的修车铺,张女士一查导航,发现离她最近的也在四五公里。无奈之下,她推着爆胎的自行车步行了1公里左右,到一家自行车销售店才解决问题。

修鞋、补胎、换拉链、配钥匙……这些“小修小补”服务看似不起眼,却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小修小补”摊点如今所剩无几,大多还隐匿在城市的角落,“找不到”“不知道去哪找”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家住银川市金凤区碧水蓝天小区的陈先生近日打算给自己的自行车换一副脚蹬,不料却大费周折:“我从导航上搜了一家不太远的修车铺,过去后发现那个位置根本没有摊位。又搜了一家,店铺关门,搜索到第3家才把脚蹬装上,但耗费大半天时间。”

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找寻“小修小补”更是难上加难。“好好的衣服开个口、破个洞,扔了太可惜,补一补还能穿。”年近70岁的张志静家里堆了好多件需要修补的衣服裤子,家附近没有裁缝铺,她把破损的衣裤都攒下来,等着儿女回家开车带她去找裁缝铺修补。“以前家里有缝纫机,我自己都能做衣服。现在岁数大了,眼睛花了,做不了活儿,这些‘小修小补’反倒把我难住了。”张志静说。

衣服拉链坏了、皮带需要打孔、孩子的篮球没气了、鞋跟垫片掉了……虽都不是什么大事,但这些“小修小补”日常生活确实离不开,没有了这类服务,居民想修点或补点啥,就成了一件麻烦事,不仅造成生活不便,还可能带来资源浪费、提高生活成本,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形象。

薄利营生如何为继

“小修小补”之所以难觅踪迹,主要原因是这类摊点市场容量小、利润微薄,大多经营者缺乏支付高额租金的能力,只能“藏”在城市角落,或者四处“游走”。

“我们的生意不稳定,周末人会多一些,大概能有10来个顾客。但缝缝补补利润不高,价格涨不上去,因为很多顾客说在网上买衣服也就花几十块钱,改个边或补个洞,花钱太多不划算。生意差的时候,每天连店租金都赚不到。”4月7日,银川市西夏区宁阳广场地下商铺艳辉裁缝店店主李女士说,“还有一个很尴尬的情况是,有需求的顾客根本找不到我们,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藏’着一家裁缝铺。”

李女士的店铺一年租金2万多元,“最普通的裤子裁边收费8元,有时老年人过来就收5元,很多时候一天的收入不够支付租金。”李女士说。

李女士也尝试着通过抖音宣传自己的店铺,虽然也有慕名而来的顾客,不过收效甚微。“现在干裁缝的越来越少了,挣钱太难。”李女士说。

“10年前生意还比较好做,现在不行了。”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裁缝店店主邓女士今年60岁,从事这个行业20余年。“因为店铺靠近夜市,我每天下午3点到7点营业,周末顾客稍微多点儿,平时很少有人来。”邓女士说。

在银川市金凤区银凤综合市场附近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修锁店,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钥匙配件、智能锁。店主老朱每天准时上班,认真干着这份“营生”。

小店的主要客源是附近居民,空闲时会有老顾客来店里聊聊天,这里成了他们的“休闲驿站”。“这几年,随着智能锁的普及,修锁‘手艺人’的收入也逐渐走低。”老朱说,过去每天都有300多人来配钥匙,现在每天的顾客不到50人,“挣不上钱,再干几年就‘收摊’回家。”

王建民是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人,腿脚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学会了修自行车的手艺。10年前,王建民在西门桥头摆摊修自行车,时间久了,一些老顾客都成了朋友。

“这一行越来越不好干了!”前几年,王建民花1.3万元购买了紫园三区门口的便民服务维修点,开始了固定经营,“这两年生意远不如之前好,来修车补胎的基本是附近的老顾客,价格也没怎么涨,一天下来赚不了多少钱。”为了多挣钱,只要不是大风雨雪天气,王建民每天9点都会准时出摊,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儿子今年要升高中了,爱人长年有病要治疗,靠我一个人这点收入,还是很紧张。”对于未来生活,王建民觉得压力很大。

让老行当焕发新生

如何让老行当焕发新生,相关职能部门、社区不断尝试,探索各种方法,将百姓离不开的“小修小补”纳入服务范围,给修补业留下足够的“栖息空间”,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

“居民对‘小修小补’的需求一直都有,但是这些小摊却不好找。我们将爱心裁缝铺、爱心理发屋等引入社区阵地,既方便了辖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解决了居民的就业创业难题。”银川市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七子连湖社区党委书记董晶晶说,“我们网格员在入户时发现辖区居民白竹梅有着10余年当裁缝的经历,我们将她引入社区,无偿提供场地,但要求她的裁缝铺以市场价5折到7折的价格给群众实惠。社区爱心理发店也是为辖区80岁以上老人和低保、低收入、特困、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对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半价剪发服务,这些措施既解决了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又方便了辖区群众,大家都很认可这种做法。”

银川市鲁银社区从2020年开始,每月26日开展乐活公益集市活动。集市规划出义务服务区、爱心助农区、旧物置换区三大服务区,为周边群众搭建起相互服务平台。在义务服务区,让掌握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居民提供理发、磨刀、家电维修、扦裤边、换拉链等公益性服务。集市共设立了20多个摊位,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日常生活服务。

“我们在执法过程中遇到过一位老人,多年来占道摆摊修理自行车,私自搭建彩钢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违反了城市管理相关规定,需依法拆除彩钢房。但是考虑到老人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经济能力差的实际困难,我们为他在原址空旷地方无偿设置了一个宽敞明亮的维修亭,接好电源并硬化了地面,帮助老人将维修工具、用品等搬运到新的维修亭,告知他要遵守城市管理规定,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整洁。”银川市金凤区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管理就是服务,我们会规范引导、便民利民,取得市容变整洁、摊主保饭碗、执法队员不犯难、市民得方便的多赢效果。”

“服务摊点是市民生活必不可缺的,粗放式的取缔会对市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一些摊点是全家收入重要来源,不可盲目一刀切。”银川市兴庆区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按照“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服务理念,该局对辖区“三修”点登记备案,设置便民服务车、安装标识牌,既改变了原来脏乱差面貌、保障了摊贩生计,又为市民谋福利,一举多得。截至目前,该局登记备案的便民服务车有41个。

银川市大新镇燕翔园社区活跃着一支“老师傅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员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也已经70岁。队伍发起人刘玉田考虑到社区里有很多空巢老人需要便民服务,便和几个支部委员商量,从老退伍军人中挑选有一技之长的修理工、理发师、水暖工、医生等多名志愿者,组成了便民服务队。他们每月固定开展志愿活动,主要项目有磨刀、磨剪子、维修自行车、理发、义诊等。”燕翔园社区党委书记杨岚说。

银川市兴庆区政协委员孙吉鹏说,规范有序恢复“小修小补”,一方面能让居民以低廉的价格在家门口享受便利服务,增强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让失业的手艺人能继续就业、拉动内需、保障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恢复城市的烟火气,延续城市文化,增添城市活力。“小修小补”关乎民生大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应该为“小修小补”留出一席之地。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城市管理者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正确处理市容与民生的关系,科学规划建设城市便民生活圈,给小摊点开辟出一定的经营空间,让从业者安居乐业,让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他山之石

■“小修小补”便民地图上线:为了帮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更好地回归百姓生活,3月23日,微信和腾讯地图联合发起“小修小补”引路行动,为全国便民修补小店打造了一份专属主题地图。在微信里搜索关键词“小修小补”就可以进入这份便民地图,快速找到家门口的各类便民修补小店查看地理位置、门面照片、营业时间、联系电话等,并可一键导航。目前这份地图已筛选出全国200多个城市超50万个修补小店的地理位置和服务信息。覆盖的修补小店类型包括修鞋、开锁、配钥匙、裁缝店、自行车维修、电动车维修和钟表维修等7大类。

■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从2020年起开始对辖区内的“小修小补”进行统一管理,升级为官方认证的便民服务网点。今年2月底,街道将这些便民网点绘制成地图,并在地图上留下每家网点的联系电话,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发给居民。同时将网点信息上传到“北京e生活”小程序中,居民打开小程序就能搜索到附近的网点。

■北京北新桥街道:对便民综合体进行了精细化调整,将违规经营的摊位逐步引导至便民综合体内合规经营,属地还为长期经营者提供了相应的帮扶和支持,让“小修小补”稳定下来。

--> 2023-04-13 本报记者 智 慧 马照刚 张 涛 实习生 林伟健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6681.html 1 “小修小补”应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