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就业季”,高校毕业生如何突围

本报记者 高 菲 实习生 王 婷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区青年成长型企业校园招聘会。(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又是一年“就业季”,高校毕业生就业话题再次被社会所关注。

2023年,宁夏高校毕业生将达5.2万人,预计回宁就业区外高校宁夏籍毕业生总数在6万人左右,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期。记者对宁夏、四川、江苏、广东等地的101名正在求职的莘莘学子进行电子问卷调查,梳理出普遍关心的几个求职问题,邀请专业人士答疑解惑,为促进就业的“老药方”注入新活力。

端牢就业“饭碗”不能只靠专业

学生:我应该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吗?

宁夏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亚珺:随着教育体系和劳动力市场愈发健全,文凭和求职、专业和职业的相关性也越来越紧密。不知不觉中,上大学、选专业和找工作画上了等号,求职顺利与否、薪资体面与否成为衡量学科专业价值的标准。

事实上专业并不同等于职业。当年轻人纠结“应不应该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时,要思考的问题其实是: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只有以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引导就业预期,才能科学把握求职方向和职业目标,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摆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业绩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毕业生既面临多元化的个人理想选择机遇,更肩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国家建设使命。马克思曾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这一代青年学生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无缝对接,“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但个人理想追求永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高校毕业生个人理想追求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机遇,而高校毕业生则应把个人理想追求有机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科学定位、校准和实现个人理想追求,由内化于心向外化于行积极转化。

专业说到底还是一种教育。学科专业不只是面向社会分工培养专业人才的“加工厂”,学科学习带给学生的是看待世界的一套思维体系。面对漫长职业路途,专业教育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和心智历练,将为年轻人送去精神动力。

就业最应看重契合度

学生:当前,正值2023届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找工作最应该看重什么?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马铂:影响求职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心态、职业定位、职业期望、用人单位薪酬福利、目标企业/行业竞争力、职业发展机会等;薪资并不是择业的唯一条件。

在心理调适方面,毕业生要调整好就业心态,对自己的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及特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之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在就业过程中,适当降低职业期望值,不断调适自己的就业取向,使自己的心理定位和就业目标相适应。同时要增强信心,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专业技能方面,毕业生应打牢专业技能基础,拓展知识面,扩大就业视野,增强就业竞争的主动权,减少盲目性,尤其是要加强组织、沟通、协调等可迁移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行业和岗位的变化。同时,专业对口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专业对口固然好,但不能做到对口,也不要轻易放弃,一些企业岗位实际需要和我们的专业所学往往难以做到完全吻合,丝毫不差,毕竟我们要服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毕业生要重在学以致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要被专业对口束缚。

在薪资待遇方面,毕业生找工作时纠结于薪资是正常的,但薪资待遇不是选择工作的唯一标准。对毕业生而言,任何用人单位对招聘的员工都是令其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在工作中考察毕业生的品行、能力、素质等,根据其表现和工作需要,逐步安排晋升、提高薪资和福利待遇,这个过程既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了解的过程也是毕业生实现自我的过程,毕业生应着眼于个人和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从最基础、最基层做起,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既能发挥自身专长、又能适应现实需要的立足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非凡的事业。

实习是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实习是不是找到好工作的重要因素?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刘勇:实习是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习期间,学生能够进入真实工作环境,了解更多具体职业要求,缩减“真实职场”与“理想职场”的心理差距;能够了解自身职业兴趣、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帮助学生更好规划职业发展;还能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为未来做足准备。

着眼全力夯实“双高”建设要求,要紧紧抓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实习管理这一关键环节、有效纽带,注重发挥校方筹划组织主导作用,在规范实习管理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并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对实习途径、实习内容、实施方式等不断优化和完善,以实习促就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的精准度,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实习工作彰显成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生们一定要重视实习,这些经历通常被视为找到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些年,不断扩大校企合作和联合办学数量与范围,先后与宁夏贝利特化工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193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挂牌成立了6个产业学院,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贯彻于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让学生在就业前学到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助力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创新性实施“产学研用孵赛”六位一体式合作模式。学校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按照“产学研用孵赛”六位一体发展规划,采取“校企结合”模式进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地通过与优质企业联合办学等方式,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共建生产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岗位,负责技术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校企共同管理。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按照企业生产形式组织,借鉴企业管理规范进行组织和管理。企业专家负责指导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以企业标准,按项目、按模块的培训标准对实习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进行评价,形成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机制,让学生更早、更快地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在今后的就业道路上更好地融入企业。

紧盯就业所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促对接”。做好应届毕业生“早就业”工作,制定详细的顶岗实习工作计划,校领导带头走进重点企业、行业组织,拓宽实习就业合作渠道,为实习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同时积极邀请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云宣讲”,组织专场宣讲活动,不断把校地、校企合作推向深入,推进以实习促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实习经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还涉及专业匹配度、个人综合能力等因素。因此,在找工作时,学生需将实习经历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并且全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才能增加自己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

让大学生就业心态“热起来”

学生:近年来,就业市场出现“企业端热、学生端冷”“高期望”“慢就业”的状况,找到称心的工作不容易。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我们该如何选择?

宁夏理工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李磊:对于“慢就业”等现象,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主动型、有计划、有行动的“慢就业”,可以看作高校生涯发展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一项成果。

针对问题中所涉及的现象,是毕业生“被动型”的“慢就业”“不就业”引起的。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不愿面对毕业离校进入社会这一现实,也害怕求职就业的现实困难,也有的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受到了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懵”,部分毕业生缺少清晰的职业目标或明确的生涯发展方向,因而感受到生涯迷茫;就业“慌”,有的毕业生大致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但是因为路径准备不足、行动效果不佳、求职行动较晚而表现出焦虑;就业“忧”,毕业生出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对职业世界的认知不深入等因素,对职业发展产生畏难情绪、逃避心理;就业“怵”,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路上屡屡遭遇挫折,接二连三的“被拒”造成学生自我效能感降低,心理压力巨大。

当然,还有部分学生一味“攀高”“求急”,追求最优化决策。

有的毕业生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为了逃避就业而选择考研,甚至跨专业考研;有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看到别人签约高薪岗位而对自己的求职目标产生不合理期待,流露出攀比心态、观望情绪;有的毕业生还是保持求稳心态,更倾向于应聘体制内较为稳定的工作,因此坚持选择考公、考编。

总而言之,毕业生是否积极就业、尽早就业,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

因此,学校必须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心态、观念引导工作,让大学生就业心态“热起来”。

高校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为补充,以求职实践和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为实践载体的复合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技巧和综合竞争力。要充分重视丰富在校学生的职业发展经历经验,通过开展企业走访、政校合作城市游学、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接触职场真实环境、解决职场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特长,补齐能力短板,增进岗位认知,提升效能感和自信心,避免求职路上的“懵”“慌”“忧”“怵”。

--> 2023-04-17 本报记者 高 菲 实习生 王 婷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67214.html 1 “就业季”,高校毕业生如何突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