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海原县关桥乡周堡村连片的温棚在阳光下闪动着光辉,村民们在棚里忙着为西瓜苗布设滴灌带,迎接黄河水的到来。4月21日,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关桥灌区通水,先期为海原县2.5万亩灌区供水。从此,村民拉水、点灌种植西瓜的模式彻底结束,步入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灌区种植方式。
该项工程的投资、建设、管理、运行着眼水资源节约集约能力与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适应、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水利智慧化能力与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着力推动黄河水在宁夏干旱带腹地演绎人水和谐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宁夏现代化水网深入干旱带腹地
海原西安灌区自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打井,成井深度70米左右,单井控制灌溉面积达300亩。多年来,地下水位下降,机井出水量越来越小,单井灌溉面积不断萎缩,已不能充分保障灌溉用水。同时,南华山、西华山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因此受到影响。
宁国运集团旗下的宁夏水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水发集团”)是国有企业的新生力量,承担了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等任务。项目自宁夏水发集团承建以来,宁国运集团高度关注、高位推动,为宁夏水发集团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了更好的金融政策和服务,为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海原县委、县政府及水务局十分关心和支持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建设,主动对接项目建设单位,进行现场踏勘、会商讨论,提前指导和协助各单位开展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2022年5月,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设期计划2年,运营期28年,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
该项目总投资7.09亿元,由水源工程、泵站工程、输水工程、配水工程、蓄水池工程、供电工程和信息自动化工程组成。主要以固海扬水七干渠为水源,通过建设4级扬水泵站、铺设70公里供水管道,将黄河水扬至590余米,并输送至海原县西安灌区,为海原县关桥、西安及海城3个乡镇12万亩农田提供水源。规划以节水灌溉方式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为主,不仅能替换和压减当地地下水开采量、逐步恢复地下水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6.5万余名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能促进流域水网、县域水网构建和库坝池水网水体互联互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月11日,工程历经300余天,实现了高崖一泵站、关桥二泵站全线贯通,具备向灌区供水条件。计划于2023年10月主体工程通水,2024年4月全部建成运行。
为推进水利现代化践行水发使命与担当
高标准定位,打造全区节水灌溉典范。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项目是宁夏水发集团发挥金融活水功能提供项目资本金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该集团实施水管体制改革市场运营和项目“投融建管服”模式的实践探索。
宁夏水发集团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举全集团之力,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加快实施好项目。同时与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精诚合作、齐心协力、信守承诺,克服各种困难,主动担负责任,树立国企典范,保证“安全、优质、按期、高效”完成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任务,全力把项目打造成为全区节水灌溉的典范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示范性工程、标志性工程。
政府、市场两手发力,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方,坚持两手发力,推进灌区供水用水改革,发挥政府调节和监管职能,建立政策有效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深化政银企合作,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和运维服务。在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基础上,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为政府节约了1.57亿元财政资金和2.4亿元贷款债务,拓宽了水利投融资渠道。
构建“投融建管服”一体化格局,负责工程“一生安稳”。宁夏水发集团自承担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建设任务以来,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充分发挥投融资、咨询、施工、技术、运营及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精心组织施工、精干高效管理,克服工程距离长、扬程高、管线多及地形复杂等困难,利用水平定向钻技术破除压力管线敷设中的“卡脖子”问题,让输水管道遁地钻山13处,与山外地埋管道相接,将水扬入其他泵站,达到减少安全风险、降低投资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的实质效益。
宁夏水发集团协同施工单位紧抓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新冠疫情期间不停工、冬季不停工、强度不减弱,严把质量关、安全关,统筹调度人力、物力,紧盯时间节点,严格按照PPP项目管理要求及程序,全力以赴抓工作调度、投资强度和项目进度,开足马力抢抓工期,实现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见成效。
宁夏水发集团是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的投资方、实施方和管理者。集团锐意进取,以“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水利改革思路改变当地水利行业工程建管模式,一方面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同时把水管部门从繁重的水资源和工程管理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服务于民,监督社会资本方做好灌区建管服务;另一方面避免了政府传统投资建设工程“多头并管”“建后难管”等现象的出现,保障了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同时也使项目工程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降低了工程运营管护成本。
数字技术赋能,创建一个“聪明”的灌区。宁夏水发集团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通过构建水源工程、泵站、调蓄水池、配水管网的BIM模型,实现从工程设计、建设至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有效支撑工程建设管理、安全智能分析、智慧巡查维护等工作。工程设计阶段全面采用BIM+GIS正向设计,融合搭建数字孪生工程。结合项目BIM信息模型,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和运维服务信息化平台,预留智慧农业信息平台接口,全力打造数字化工程,为智慧化灌区建设奠定基础。
重构一个人水和谐幸福灌区
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是海原县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灌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一、二泵站及管道工程全线贯通和通水是海原西安灌区改颜换貌,脱胎换骨的精彩开篇。
这是一项民生工程。该项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保障项目区特色小茴香、马铃薯、甜瓜、蔬菜等支柱产业供水。灌区全部改造为以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构建相适应的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种植结构也会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随着灌溉保证率的提高,预估年总产值46134.5万元,新增产值24132.5万元。
同时,灌溉用水困难将得到缓解,减少用水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善农民生产劳动环境,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促进土地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农民富裕以及民族团结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动能”。
这是一项生态工程。该工程引调黄河水置换地下水,解决项目区地下水超采和地下水生态修复,预计工程正常运行20年—30年后,海原县西安镇地区地下水静水位将恢复到70米以内,地下水资源量将超过670万立方米。可恢复和改善南华山、西华山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有利于两山水源涵养,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功能,保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生态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构建西河生态廊道,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动项目区生态振兴;有利于项目压砂地退出产业调整和生态保护修复,对海原县北部荒漠区治理修复具有示范作用。
这是一项现代农业基础工程和灌区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实施后,灌区骨干工程输配水能力与效率大幅度提高,农业保障程度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老灌区规划种植结构调整,以经济作物为主,1026万亩灌溉面积增产增收得以实现,年可实现总产值39445万元,新增产值17443万元。同时全面推进灌区农业节水,建设生态型灌区,构建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灌溉设施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灌溉发展规模与发展布局。
灌区水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将为灌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