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坐在窗外空调外挂机上,两腿悬空,身体前倾,情绪激动,随时都有坠落的风险。楼下围观群众惊呼不断,情况十万火急。
刘迪众和同事爬上6楼,破门入室。老人听到动静,回头向屋里张望,颤巍巍伸手拉上纱窗。
这是机会!说时迟那时快,刘迪众一个健步冲到窗前,一手挡住纱窗,一手探出窗外,紧紧扣住老人的手腕。同事急忙上前援手,几人合力,将因婆媳纠纷欲轻生的老人拉回屋内。
一次救援,挽救了一个家庭,而对35岁的刘迪众而言,这只是他参与的4000余次救援中的寻常一幕。
刘迪众现任银川市兴庆区消防救援大队新华站站长助理。灭火救援的责任担当刻在骨子里,每次救援,他都会冲锋在前,善思考、点子多,是救援队伍的主心骨。
3月初,银川市兴庆区某小区有人被困家中,刘迪众接警救援,任务结束返回时,他发现小区自行车车棚直通电梯,一旦发生火灾,浓烟会通过机井向上蹿升,给楼上住户造成危险。刘迪众准备归队后向领导汇报,督促该小区整改自行车车棚,消除消防隐患。
事有凑巧。次日,新华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某小区自行车棚一辆电动车发生自燃,急需救援。出事小区正是前一天他出警的小区,这个让刘迪众放心不下的自行车棚终究“捅娄子”了。还未到达现场,刘迪众心里已有部署:安排一组人上楼逐户敲门疏散群众,检查是否有老人孩子被困;暂停电梯、打开各楼层及车棚窗户尽快排烟;切断电源,迅速灭火,不到1个小时,“战役”结束。
明火虽灭,“暗火”须防。辖区各小区是否还存在类似情况?电动车怎样充电才安全?一旦发生火灾,群众怎样自救?只有堵住“漏点”,才能防患未“燃”。刘迪众经请示救援站领导,一场以“电动车安全充电”为主题的消防宣传活动在辖区有序开展。
救援中,刘迪众冲锋在前,很多次重要抢险救援他都是第一个深入现场,为制定救援计划提供重要参考;训练场上,他是严师,细抠每一个动作,对训练不达标的同事不留情面;工作之余,他是暖心大哥,谁有什么烦心事都愿意找他聊一聊,他也总有一种“魔力”,几句话就能切中要害,帮倾诉者解开心结。
心里装着“大家”,小家只能“让位”。入职16年来,刘迪众只有今年除夕与家人一同度过,值守一线几乎成了每个节假日的“固定节目”,而他是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