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东散文随笔》(河南文艺社,2022年版)是宁夏作家张学东首部散文随笔集,该书分为四个部分,辑一是严格意义上的散文作品,辑二是读书随笔,辑三是小说家的创作谈,辑四是作者为文友撰写的多篇序言。四副不同面孔,出自一人之手,可以看出张学东写作的多种可能性,尤其是他对语言文字那种天然的亲近感,对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灵敏度。
汪曾祺先生曾谈道:“小说是写人的,小说家在写散文的时候也总是想到人。”作为小说家的张学东,其散文也有此特质。如《无水青山》中的每一篇游记,每一个故事,志不在美景与故事,而重在刻画人物,作者描写身为村干部的老杨、村民老兰、杨桂梅、乡村小学生等一系列生动可感的人物,真实地再现众生相,让读者感触到的是他始终坚守着一个作家的精神发现与心灵看法,以及融入其中的善良与真实情感。
张学东酷爱阅读,读书量大,读书面广,且读得精深。诸如《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变形记》《钢琴教师》《红楼梦》等中外名著,他反复研读、反复揣摩,让他具备了很高的文学艺术鉴赏力,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种艺术鉴赏力就体现在他的读书随笔中,即内行人说内行话,并且是以心释心的真批评。张学东阅读经典作品绝非泛泛而读,他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与学院派评论不同,作为小说家的他,不会将作品放置于宽泛的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去审视,而是基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诉求,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像一位领路人,带领读者遨游艺术的神奇世界。他对张贤亮、石舒清、陈继明、冯剑华、郎伟、马知遥、马金莲、孙海翔、王永利等人的解读就是知人论世、意义契合性的批评,他力求实现批评者与创作者的精神的遇合,探寻作者的“我思”,还原宁夏作家在创作中的审美追求与艺术感知。这些无不得益于他广泛的阅读背景和问题意识,并准确地指出作品的写作路径和质量优劣。
认识一位作家,除了阅读他的主要文学作品外,作者不同时期发表的创作谈也极为重要。创作谈对作家而言,具有形式表征、郁结宣泄和检视创作的功能。作家通过创作谈的积极探索,搭建起自我文艺观体系的基本骨架,使其创作的思想理念显性化。解读张学东的小说作品,必须认真阅读他的诸多创作谈,甚至可以说,这些文章凝聚着他的创作理念与审美追求。“好小说的样子总是神秘莫测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似有理又无理,笔法从容、气息静谧,有流水行云之势,又不愠不火不贪恋繁华与喧闹,犹如泼墨山水先着力渲染铺陈,又恰到好处戛然而止地留出大片空白来。通篇看来,全凭着一种深远的意境与不俗的气韵为依托。这便是我一直追求的好小说,无论读书,还是创作。”熟悉张学东作品的读者明白,这并非自我标榜式的创作宣言,而是张学东二十多年来创作经验的理性总结。张学东写过童年的记忆,写过农村的生活现状,写过城市里的社会问题,写过荒诞的历史岁月,也写过曾经供职于机场的经历等等,他不断地在寻求突破,在不同的领域书写着人性的光辉与人情的冷暖。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创作生命力,是因为张学东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自省意识。在诸多创作谈中,他一直使用一个隐含的读者与自己进行对话,他在不断自我反省与自我批判,通过书写不同的题材,一点一点地消除内心困惑,找寻艺术发现的动力,从而获得一种认同性的生命体验。这是地域性话语、代际性话语所无法涵盖的,也是张学东能够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学场域的深层缘由。
《张学东散文随笔》更像是作者小说创作的一个注脚,它既有知性的深刻,也有感性的动容,但作为一个写作者,张学东也努力在散文随笔中做到真诚,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直接地、有力地、清晰地、有逻辑地把自己生命里与世界里那些难以表达的东西描述清楚,对于研究者而言,本书是一份十分厚重且有价值的资料,它就是一把打开张学东小说艺术世界的金钥匙。
作者简介:许峰,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