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新时代的高考带来新变革

本报记者 高 菲

“新时代的高考引领高中育人方式变革,要避免死记硬背与机械‘刷题’。”5月16日,自治区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副主任高正荣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考试命题开放灵活

“核心素养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被置于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高正荣表示,高考能够有效评价质量、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考试命题开放灵活。机械“刷题”与死记硬背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很难发挥作用。

要关注必备知识。必备知识,是学生基本学科观念形成的载体,是试题考点扎根的土壤。新课标对学科知识教学强调整体化、情境化、深度化、活动化、自主化策略,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形成学科必备知识体系。高考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把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进入高校进行专业学习所必需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

要注重综合性。不同学科的关键能力各有侧重,对关键能力的考查,是考试命题的中枢。通过恰当的学科试题,来检测学生应对复杂学科情境、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以文本、图表等信息载体命题,突出测试学生的阅读、识图、分析、探究、表达、迁移、应用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体现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育人导向。

要突出应用性。把学科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实践之中,进行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整合学科知识,运用学科能力,科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断型、探究性、设计类试题是这一考查内容的典型体现。

要注重创新性。试题突出时代性特征,考查学生面对现实的问题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以时代性、前沿性的学科材料设置试题情境,引导学生拓展学科视野、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关注科学创新动向,关心时代发展成就。试题呈现方式、设问方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考衔接引领育人方式变革

“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引导学生成为好人,成为具有人类美德的人。”高正荣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教育教学目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异化为片面追求考试分数。2022年教育部中高考命题的核心功能均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要求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育人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和教师改革育人方式,促进教考衔接,助力素质教育发展。他提出——

落实课程标准,实现减负增效。各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学校教学的基本依据。加强教考衔接,就是要对标课程标准,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素养的综合性,实现知识为课程整体目标服务。学校应积极创新思路方法,减轻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业负担、克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做法,实现教学提质增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式,克服教学随意性,用比较开放、灵活的题目,才能应对高考选拔人才功能。

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是在“融合”之间做“乘法”。五育并举离不开课程,学校必须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按要求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教育部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的继承创新的发展历程,要求学校必须始终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完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是育人方式的重要体现。现代教育要求学科知识从“割裂”走向“统整”,打破课程传统结构,探索大单元、大概念教学设计,探索互动式、体验式、启发式、问题式、情境化等先进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优化跨学科多学科课程,实现课程内容有机整合,整体资源开放、互联。

“高考改革倒逼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教学回归课程标准。”高正荣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转变观念,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减少死记硬背与机械“刷题”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真实、自然、自我、全面成长,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2023-05-19 本报记者 高 菲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72353.html 1 新时代的高考带来新变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