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在我国,“兰台”一词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也被称为“兰台人”。6月8日,记者走进银川市档案馆,听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黄静讲述“兰台人”的故事。
1992年,黄静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在那个包分配的年代,她拿到工作分配通知书时却一脸蒙。
银川市档案局(馆)是什么单位?问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没人知道。
怀揣着疑惑,她走进了银川市档案局(馆)的大门。
同事带着她从库房参观到各个科室,一圈转下来,她还是没有搞明白什么是档案工作。
正当黄静郁闷时,科长提出带她一起到基层单位开展指导。回忆起那段经历,黄静笑着说,当时心里特别没有底气,可是又不敢和科长说,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去。
看着科长对各单位档案工作和建设情况给出的建设性建议,听着同志们热烈地讨论,这次黄静才明白科长的良苦用心: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新人什么是档案工作。
“以后请大家多多关照。”第一天正式上班,黄静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
这本是一句平常的客套话,可话音刚落,科长立即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工作是要靠自己干出来的,不是大家关照出来的。
黄静听出了这句话的深意。入职后,她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有时候还大着胆子阐述自己的理解,几年时间里,黄静成长为银川市档案馆的业务骨干。通过和各科室同事的共同努力,银川市档案馆的工作一直走在全区前列,2022年,黄静被评为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
“你们的工作简历都没有我的简单!”黄静经常和单位同事开玩笑,因为她的工作简历只有一行字——大学毕业至今在银川市档案局工作。
这简单的一行字,黄静却写了31年,从单位的新人变成了老人。
黄静认为档案除了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外,档案整理最终目的是提供利用。
找了30多个地方,终于找到了印证爷爷革命军人身份的档案。今年2月17日,两位从西安远道而来的查档群众把一面锦旗送到银川市档案馆查阅大厅。
送锦旗的是焦先生和妻子。据焦先生介绍,1950年前后,他爷爷在银川工作过,1953年在银川去世,希望查阅银川档案馆馆藏资料,尽可能找到可以证明他爷爷革命军人身份的档案资料。
有价值的信息非常有限,这增加了查询的难度。银川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姓名找到了1950年焦老先生的干部登记表,又根据简历中所填的工作经历,检索查阅了12个全宗,76卷件的档案资料,不但找到了焦老先生的信息,更补充印证了他军人身份的真实性。
银川市档案馆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拓展社保、复转军人、工商、环评、公证等多种涉及民生和专业档案服务领域,满足社会各界的查档利用需求。目前,该馆已完成馆藏900多万页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形成约140T的数字档案资源,馆藏珍贵档案已全文数字化,涉及民生等重点档案已进行数字化处理。今年,在银川档案方志网设置档案查询系统,陆续上传开放档案目录4.5万条。通过全国档案查询利用平台、档案馆馆际共享服务系统、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协议,不断深化区内档案馆、黄河流域城市档案馆及全国各档案馆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承诺办件48小时内答复且办结率达到100%,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企业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