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编者寄语

藏在大山里的古村落,令人在感受田园乐趣的同时,思考岁月的意义;文学创作需要注重培养语言与艺术修辞,需要写作者在广袤的“土地”上,精心栽好自己的秧苗,长出自己的庄稼;生活的篇章,往往是由一些小期待、小兴奋、小失望组成……

很多事物新生之时,并不被人看好。

比如世界知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1874年,莫奈展出了画作《日出·印象》,被人骂得体无完肤。一位评论家说:“这张画里有印象,有自由,有廉价的技术,但是,连一张墙纸都比这个画家的这张海景图要完整。”这也正是“印象派”的来由。

对很多人来说,新鲜事物确实不易懂,也不容易被接受。

这幅《日出·印象》,没有非常具体的形象,呈现的只是早晨海面上那一刻的光影变幻。近看是一些细密的线条,看不出多少美感。莫奈的画需要站远看,从整体上去看,着重体会整幅作品的光影感觉。

莫奈的标新立异,还体现在他对颜色的独特感觉。他喜欢用纯正、明亮的色彩去表达,比如,很多作品中都用单纯的绿色、紫色、红色来呈现,视觉上十分鲜艳。

也正因为他扎实的“色彩功夫”,他的作品,100多年后的今天看上去,还和刚画完时一样“新鲜”。

这种“色彩分割”技法,酷似孩童画作,在当时乃至今天的很多人看来,像是“乱画”,很多人看不懂。

莫奈说过一句话或许可以解答:“真正的美无须理解,只要学会去爱惜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单就这句话而言,我们还是搞不清楚,什么才是美的标准?或许只能用每个人不同的感受去理解。

莫奈的这些“印象派”画作,并不是有“预谋”的。他不是想开宗立派,就是觉得传统的方法不好。他脑中似乎没什么复杂的意图,没有绘画理论,只是单纯地把眼睛看到的景色直接画出来。

听起来非常简单,却又是最难做到的。

莫奈的余生一直在琢磨颜色和光影,在同时期其他画家的创作实践中,“印象派”渐成气候。

莫奈晚年的大部分时光,一直在庭院中观察景物,着迷于不同时间里不同的光线和色彩变幻,同一个对象会画很多张。尤其喜欢在池塘边作画,享誉世界的《睡莲》也是这样诞生的。

--> 2023-06-14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76453.html 1 编者寄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