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四十不惑”再出发

——宁夏葡萄酒逐梦“当惊世界殊”

本报记者 马晓芳 姜 璐

(一)

“如果有一天,哪一个产区能代表中国被世界认可,那一定是贺兰山东麓!”3年前的一次座谈会上,西鸽酒庄负责人张言志踌躇满志的一句话,道出了宁夏葡萄酒企业埋藏心中多年的声音。

这份豪情与自信,来自巨大的鼓舞和肯定——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宁夏葡萄酒产业是我国葡萄酒产业的一个缩影,并寄予“当惊世界殊”的殷切厚望。

3年后的同一天,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银川盛大启幕,来自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要、行业大咖集聚塞上江南,见证荣耀时刻——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黄金产区”登顶出圈,宁夏站上了国际葡萄酒产业的“C位”。

从1984年结出第一串葡萄、酿出第一瓶葡萄酒,到2023年,宁夏葡萄酒已走过40个春秋。

用天赐好风土酿一杯举世瞩目的酒,40年间,戈壁荒滩与葡萄美酒、粗糙壮阔与细腻醇厚,在岁月磨砺中彼此雕刻、相互赋能、浑然天成,“绿色”与“紫色”的绝妙搭配写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就了誉满全球、独一无二的“CP”组合。

用人生温度酿一杯回味无穷的酒,不负山河岁月、不负嘱托期待,从“最早”起步、从青丝到白头,宁夏“葡萄人”跋涉了40年,一辈子、一件事、一腔热爱敬梦想,“紫色传奇”因执着而别具芬芳。

“如果有一天”正在变为“这一天”!台上,星光熠熠、璀璨夺目;台下,思绪盈怀、士气澎湃。

中国俗语,四十不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如何以葡萄酒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宁夏力量,以酒为媒链接出一个多姿多彩的新未来,宁夏葡萄酒重整行装再出发。

(二)

多年深耕,宁夏“葡萄人”在自信与苦恼中不断探路。

有“地处北纬38度黄金产区”的加持,手握“最早”+“最好”两张“王牌”,宁夏“葡萄人”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在砾石遍布的荒地上找到了发展密码,让带有宁夏基因、宁夏记忆的葡萄酒走出深闺、走向大千世界。

苦恼的是,尽管宁夏葡萄酒在国际大赛中频频获奖,具备征服各种挑剔味蕾的先天条件和后天优势,但生产成本偏高、品牌多而不响、好酒没有好销路、产业服务支撑能力较弱等始终是制约发展的短板,曾经一度,“养在深闺人不识”。

破题“千亿产业”发展路径,除了在“种”和“酿”上下功夫,更要在“卖”上出硬招,把大金奖变成大品牌,把产区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锚定“当惊世界殊”目标,抢抓机遇、高位推动,建立省级领导包抓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坚持酒庄基地一体化经营、酒庄酒发展模式,以“葡萄酒+”重塑产业发展优势,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努力把天赐的好资源变成产业新优势、发展好机遇。

包容发展中,格局不断放大、能量不断释放。

(下转第七版)

--> 2023-06-14 本报记者 马晓芳 姜 璐 ——宁夏葡萄酒逐梦“当惊世界殊”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76565.html 1 “四十不惑”再出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