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意蕴

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深刻论断,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而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标识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洞察力和穿透力,辩证客观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厚度和价值意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空前增强,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方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源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自身的定力和感召力,始终表现出胸怀天下、兼容并蓄的胸襟和格局,为丰富世界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文化有漫长的历史跨度,表现为国家的理想不断变为现实,中间又有多种文化思潮融通,这些文化思潮以其鲜明的个性色彩共同点亮了“人类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多种文化学派共存的繁荣格局,它持久有效发力并历史性向外延伸,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值得珍视的是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从未间断,且每个时代以其独有的贡献,不仅充盈了中国文化的这一格局,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也为世界描绘了一张清晰的中国文化历史图谱,为世界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人类社会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座精神灯塔。文化的价值在于它的有效性,即一种文化能够吸引凝聚人民,被长期广泛接受,并为接受此种文化的群体和个体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人与社会关系,提供人类和平进步的前景,提供发展的成果与动力;同时又能提供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应变、纠错与自我更新能力。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德政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天下共荣的仁爱情怀,等等,无不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精髓要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不仅有助于当代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融入中国人血液中的生活方式和处世之道,更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源泉。

弘扬革命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坐标

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使得中华文化全面健康发展有了可资依赖的坚强领导者和传播者。一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光辉思想的引领下,在长达百年的伟大社会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集群。这些精神集群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远大胸怀理想,警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应当永远保持历史记忆、政治记忆、社会记忆和文化记忆,标志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都没有忘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砥砺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要牢牢坚守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的高贵品质,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要有重视研究规律、经常反省自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革命文化的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坐标体系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革命文化关乎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实践主体性和价值普遍性的文化功能能否得到实现,关乎着党和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孕育和形成的光辉人性和道德追求能否得到继承和发扬。铭记历史才能不忘根本,远眺未来,方觉责任重大。在和平与发展年代,我们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精神,必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妥善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的精神向导,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精神力量。汲取革命文化的养分,在革命文化的熏陶下更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和使命担当。

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延续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牢固的文化根基,集聚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资源禀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蕴丰富,外延广大,其实质要求是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历史思维,增强历史自觉,筑牢信仰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纵向来看,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精神世界的孜孜追求历久弥新,中华儿女内心的家国情怀亘古长青,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怀天地可鉴。从横向来看,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真理、来源于科学、来源于人民,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我国5000年的灿烂文明,是人类社会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延续不断的文明,而且不断有新的文明血液被吸收,加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来,是世界最伟大的文化奇迹、人类文明最璀璨的明珠。5000年文明孕育着丰厚的文化精华和养分,绵延不绝,流芳百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从历史而来,向历史出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中国人崇高的精神特质和深层的精神追求,携带着中华文明立于世界的精神密码,是我们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放眼世界的牢固根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厚滋养。精神永远要薪火相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中国精神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凝结在一起,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信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执笔:马成乾)

--> 2023-07-05 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78923.html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意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