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传承凝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力量,不仅关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展示,更关乎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建。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要努力实现与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既要切实把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关键任务,又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赋能发展,令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能为高校学生的自我思想引导、理想信念塑造提供有益启迪。如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厚德载物等观念,体现着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道德定力,涵养高尚情操,在良好的教化实践中明德修身、立德铸魂。新时代,高校的思政教育要深入挖掘、系统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结合实践的具体要求提炼其精神标识,把具有当代价值、教育意义的文化精髓凝练出来,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教育相协调,与当代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呈现新风貌、焕发新生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价值塑造,以人文精神营造校园文化好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无形载体,能够优化整合思政教育的各类资源,为思政教育的实施增强环境感染力、强化文化导向力、提供实践创新力。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营造文化传承良好氛围。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古诗朗诵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答、传统节日活动等,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个体文化传承的主观能动性,在隐性育人中强化思政实效,于潜移默化中提升文化传承。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补充与衔接,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组织学生到传统文化场馆或遗址参观学习、组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等,依托文化赋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创新能力,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与表达,深化高校学生的感知与认知。
创新载体,让数字技术开辟课堂教学新渠道
当前,数字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契机。利用数字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添砖加瓦,将丰富文化储存介质载体、革新文化演绎表达形式、创新文化互动传播渠道,为文化的传承创造新机遇、提供新动能。一方面,信息技术可助推思政课堂开放化转化,使思政教育教学摆脱教室、教材局限,实现思政课场景转型升级。如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还原历史实践场景、仿真历史人物故事,能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生动的视听触觉材料,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学习空间,实现理论知识的价值转化,文化传承的自觉建设。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推动文化传播“智慧化”建设,打破传统媒介传播效率低、范围小等局限,实现从“小成果”到“大规模”的飞跃。如借助云计算,搭建集资源整合、及时交流、实时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数字化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育人效果。
综合评价,将文化理念融入教师队伍主力军
教师作为思政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把“育新人”与“兴文化”作为使命担当。其一要提升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带动教师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学习、自主研究转变。高校要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培训,提升文化涵养,使其实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其二要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能力,始终坚持文化赋能,提升教师的品德修炼和文化素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多维度、全方位培养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者、传播者,打造一支精神力量强、教学能力高的精干型师资力量。其三要建立健全文化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制定配套激励、协调措施,立好教育评价“指挥棒”,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效果,优化、推广经验做法,构建良好教学生态。
新时代新征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和“育人铸魂”关键任务的题中之义,高校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探索两者融合发展的新途径,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