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土地流转增活力——

原州区冷凉蔬菜产业后劲足

本报记者 王 瑞

8月,宁夏南部山区的冷凉蔬菜一茬接着一茬上市。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村民可忙了。河东村,蔬菜基地的菜心已经要收第二茬了;吴磨村,成熟的西蓝花迎来采收季。

8月6日中午,吴磨村的宁夏众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院内十分热闹。公司负责人王彦辉一边电话接单,一边安排工人清洗、分装早上现摘的西蓝花。作为“95后”,王彦辉对经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有自己的想法:要提升种植技术,走好销售“网路”。“我们已建立与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多个平台的合作。这批西蓝花是销往兰州的,赶晚上要全部发走。”他说,目前公司的订单有60%来自线上市场。

原州区按照“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效打通产业前端、中端、终端,用一条条“网路”让宁夏优质冷凉蔬菜“跑”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并成为桌上的“明星菜”。

“近年来,原州区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土地权改革、盘活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科学有序推动土地流转,累计流转土地23.52万亩,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以规模化经营助推现代设施蔬菜壮大发展。”原州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冯晓明介绍,今年,原州区蔬菜总产量预计达到100万吨,实现总产值20亿元以上。

原州区目前建成21个设施农业园区及5个万亩、16个千亩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由9家龙头企业、77家合作社、1.8万户农户参与。农产品远销广州、深圳、西安等20多个大中城市,外销率超过70%。其中姚磨、河东等4个种植基地被粤港澳大湾区认证为菜篮子基地,带动当地种植蔬菜25万亩。

“土地流转后收入从哪里来?拿到手的钱多了还是少了?”“土地流转后大家能不能在基地干?”“土地流转对蔬菜产业的推动体现在哪里?”……

原州区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解答村民对土地流转的疑虑。通过建立分级备案制度,确保土地流转程序规范,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政府鼓励、财政支持、企业参与、社会投入、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推动特色产业不断扩规提质增效,实现企业和村民“双赢”。

今年截至目前,原州区对集中连片的蔬菜、小杂粮、油料等规模化种植基地发放补贴3910万元。在促进产业增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渠道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入股分红”“带动种植”“吸纳务工”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距众丰厂区十多公里外,彭堡镇姚磨村村民李晰正在育苗基地忙碌。“我在育苗这一行已经干了20多年,跑遍了宁夏。也是固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从‘散’到‘精’、从‘量’到‘质’,市场从低端到高端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提起育苗,李晰打开了“话匣子”:“如今,原州区的菜苗不仅发往周边县区,还卖到了甘肃。”原州区目前的育苗面积达10万平方米,年育苗能力4.5亿株,自给率达到100%。

记者走访发现,跨村跨镇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随处可见。土地流转不仅打破地域限制,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也真正实现了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原州区农经站相关负责人宋建虎介绍,原州区已建成以设施基地、露地产区、育苗及新品种试验区、冷链加工区为基础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蔬菜产业园区,有力推动了蔬菜产业链前端、中间、后端一体联动,促农增收成效显著。

近年来,宁夏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勾勒出全产业链升值的“发展曲线”。如今,冷凉蔬菜正在成为固原的鲜明标签。

--> 2023-08-08 本报记者 王 瑞 土地流转增活力——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84112.html 1 原州区冷凉蔬菜产业后劲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