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两季是装修旺季,很多家庭都会选择这个时间。然而,家装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费时费力又费心,装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陷阱,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导致装修类的消费纠纷多发。装修时如何“避坑”?一旦掉进陷阱,又该怎样维权?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装修套路深几许
夏秋季是装修旺季,同时也是装修类投诉的高发期。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投诉举报中心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该中心共接到有关家装类投诉188条,涉及内容几乎贯穿了装修全过程。家装投诉主要反映的问题有:未按施工图纸施工、偷工减料、商家虚假宣传、装修装饰材料不合格、样品与实际不符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交货时限、售后服务推诿拖延等。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银川市多家装修公司,发现大部分装修公司都推出各种优惠套餐,看似价格透明,然而细究起来,很多项目只有大项没有明细。自治区市场监督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装修套餐表面上经济实惠,但是从签订合同、选择装修材料再到后期的工程完工,消费者需要面对数不胜数的“隐形套路”,一不小心就中招,让人防不胜防。
低价诱惑:在装修中,有的装修公司可能会用低价为诱饵,吸引消费者签合同,但在承接装修后的施工过程中会通过增加项目、减少材料等方式获得更多利润。
全包套餐:有的装修公司前期宣称装修的所有项目是全包,等工期到了拎包入住就行了,但是其中有很大的水分。全包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商家指定的,室内所有主材都要在装修公司购买指定的品牌材料,如果想改变装修方案就需要额外增加费用。
预收定金:装修公司要求消费者先期预付一笔定金,如果装修公司不能保证施工工期进度或质量,消费者要求退定金时却遭拒。如果消费者在签合同后需要更换装修公司或取消项目,装修公司可能会拒绝退回高额的定金,导致消费者蒙受损失。
偷工减料:在装修中,装修公司偷工减料,或是装修公司原先许诺的名牌材料的质量没有宣称的那么好,甚至与约定完全不同。
家装烦恼何其多
近日,不少读者和网友向读者来信编辑部讲述家装“踩坑”经历。
“前不久,我在一家建材城花费2万多元购买了木门和厨房的推拉门,并签订了合同,本应该是‘铁板钉钉’的事儿,可最后还是出了疏漏。”银川市民丁先生谈起装修,气恼不已,“商家把门送来后,我发现根本不是之前订的门。我让他们将门拉了回去,这一来一回,商家却让我支付1200元的搬运费。”
中卫市民李女士准备购买一套5万元的衣柜套餐,“原本想着定制一套自己心仪的衣柜,不承想他们在给我介绍套餐时,并没有讲清楚板材的价格,等我交了3000元押金,开始选衣柜所需的板材和颜色时,却被告知我选的板材都不在套餐范围内,需要再加钱。”被“套路”的李女士想退回押金,但商家表示只能退300元。
吴忠市民李先生在一家家具建材店以总价包干的形式约定全屋刷漆,总价4万元。在签订单时,李先生建议商家先去新房量尺寸、确定刷漆面积后,再确定能不能接活,然而商家却表示之前做过同小区同户型,无需量尺寸。“没想到,协议签了,到刷漆开工时,商家却混淆户型面积与墙面面积,坐地起价要求加价1万元。”气愤不已的李先生拒绝了商家的涨价要求,并通过司法途径退回了订金。
“我装修时选了一家装修公司,签订的是6万元的基础装修,但在装修过程中,杂七杂八新加的费用又多了好几万元。”提起装修公司的“套路”,家住银川市唐徕小区的张先生直摇头。张先生本来想铺木地板,装修过程中,设计师给他推荐了防滑瓷砖,他没问价格,结果装修成本比预算高出近一倍。
“交工时我才发现,合同中明确规定要用某个建材品牌,但实际用的全都是中低端产品。”银川市民马先生说,装修公司承诺的每平方米300多元的地板被换成了200多元的,当他找到装修公司交涉时,对方拿出合同,表示合同里只标明了品牌,并没有明确具体产品,公司的做法并没有违反合同。“很多装修公司都会推出低价套餐,比如8888元、19800元、29800元搞定全屋定制,但到最后付款的时候会发现,花出去的钱少说也有十几万元。”吴忠市民杨女士说。
教你如何不踩雷
如何避免落入“装修陷阱”?自治区市场监督投诉举报中心和宁夏瀛智律师事务所律师金朝给出相应建议。
问题一:怎么识别有“跑路”风险的装修公司?
建议:近年来,装修公司收款后跑路的现象并不鲜见。对此,消费者要慎重选择具备经营主体资格和资质的装修公司等进行装修。在确定装修前,可以通过线上咨询、线下比对等方式,多渠道充分了解装修公司信息,择优选择。例如利用大数据平台,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在合同签订前查询签约公司注册资本实缴、个人有无涉诉案件信息、被执行情况等,掌握装修拟签约对象的信用状况,以防被骗。
问题二:怎么规避“包干总价”的消费套路?
建议:“包干总价”是最常见的装修合同的一种价格形式。所谓包干价,是根据装修设计施工图纸计算得出具体的装修工程量,并结合具体的装修项目单价汇总得出总价。在总价包干的范围内,装修公司通常不得就装修过程中发生的工作量或工作难度的增加、人工费、材料费的上涨等向业主额外要价。消费者在签订装修合同或购买装修材料时,要仔细阅读商品、服务合同内容,将商家的各种宣传、口头承诺列为合同书面条款,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装修公司员工私下交易导致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问题三:装修过程中遇到“增项”怎么办?
建议:业主和装修公司常因“增项”产生纠纷,对此业主签订装修合同时,一是要在装修合同中明确总价所包含的具体装修范围、项目、材料,并要求装修公司提供工程量清单、材料清单,业主再根据自己的装修需求对照清单项目逐一核对,避免漏项;二是清单中要有具体装修项目的单价及单价对应的施工工艺、工序流程的表述内容,对使用的主材价格及价格对应的品牌、型号、规格、大小均要求明确标注。只有当装修合同总价能够锁定装修范围、项目及材料的情况下,包干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让业主远离不合理增项的困扰。装修过程中,业主如有设计变更方面的要求,双方应另行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变更后的装修范围及价格。
问题四:遇到装修纠纷该怎么维权?
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机构和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具有强制性的,但需要走一定的程序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出现消费纠纷可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等方式解决,也可以拨打12345或12315热线投诉,或登录市场监管部门全国12315互联网客户端、12315App等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