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开启了宁夏现代考古的新纪元。一百年来,宁夏考古人历经数次科学系统考古发掘与研究,建立了宁夏地域历史发展的考古学时空框架,丰富了宁夏的历史文化内涵。经过几代宁夏考古人不懈努力,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揭示了宁夏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
宁夏考古——中国考古百年历程的缩影
自1923年发现并发掘水洞沟遗址开始,宁夏考古工作已历经百年,是中国考古百年历程的一个缩影。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自1923年发现并开展持续调查、发掘至今,建立了自4万年至1万年以来宁夏北部的人类演化序列,目前对水洞沟遗址年代、地层、文化性质及来源问题已基本清晰,水洞沟遗址在研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这一重要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研究宁夏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存的内涵,依托“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隆德县渝河流域的周家嘴头遗址进行了连续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2017年至2021年,周家嘴头遗址进行了连续5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主要包含仰韶早期、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齐家早期等时期,其中以仰韶晚期遗存最为丰富。周家嘴头遗址的发掘对建立宁夏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有重要意义,大规模陶窑的发现证明周家嘴头遗址是一处制陶业特征明显的史前聚落,陶窑的数量和密度之大在国内其他同时期遗址中较为少见,生产的陶器远远超出本聚落消费范围,应该是向周围地区供应陶器,这对研究当时社会复杂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百年来,仰韶文化的发现和研究一直延续不断,豫西晋南关中一带的仰韶文化分布数量多、密度高,不乏特大型中心聚落,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诞生地,是探索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宁夏南部是西北地区史前考古研究的重要一环,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区域。周家嘴头新石器遗址的发掘是中华文明“重瓣花朵说”最好例证,是“中心”和“边缘”对比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
姚河塬遗址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北部,地处陇山(六盘山)东麓泾水上游红河流域的山前缓坡台塬地上,面积达92万平方米。姚河塬遗址是目前陇东地区首次发现的西周封国都邑城址,且处于周人最西北的边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该区域在《诗经》《史记》等记载中属于商周时期的大原,居住有玁狁、犬戎、鬼戎、义渠戎等戎人集团。在姚河塬遗址发现有殷商、刘家、寺洼、北方、周人等文化遗物,表明西北边疆区域人群构成的复杂性。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了解西周国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与西北边陲地区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也为研究陇东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新视角。
张家场城址位于宁夏盐池县西北花马池镇张家场村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毛乌素沙地西南缘。根据以往的考古调查和墓葬发掘,结合文献记载,推断张家场古城为秦末北地郡所属的昫衍县城,西汉时期的上郡属国都尉城,后为东汉上郡的龟兹属国城,是秦代后期至东汉初年的边城遗址。对认识秦汉时期边地城址的布局与功能、形态与规模、边城与长城的关系、中央王朝对边地的管理,以及关于中华文明大一统格局形成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位于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内,发掘的两座瓷窑址首次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窑业类型。宁夏地区宋金时期最著名的是灵武窑,产品的胎呈灰或灰黑胎,胎质较粗,釉为化妆土白釉和黑釉。而苏峪口窑址的产品均为不施化妆土的精细白瓷,基本不见纹饰装饰,以造型与釉色取胜,是一个全新的窑业类型,可以称为贺兰窑。本窑址烧造的产品与西夏陵、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离宫遗址等出土的精细白瓷基本一致,可确定这是西夏宫廷用瓷的烧造地,具有西夏“官窑”的性质。出土的典型器物包括高圈足的碗、瓜棱深腹罐等,其胎釉特征、器型、装饰等与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的湖田窑相似,即初步判定年代为西夏中晚期。
宁夏在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中,全面掌握了我区石窟寺的基本情况、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编制了全区石窟寺文物名录,全面梳理了石窟寺安全防范风险,逐步实现了安全防范全覆盖。形成的调查工作报告,对石窟寺保护提出政策和措施建议,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石窟寺保护体系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进一步提高了石窟寺保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水平。
宁夏彭阳县红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工作自2017年开始持续至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新发现3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42处历史时期遗址。红河古称阳晋川水,隋唐时期称洪(横)川河,后演变为今名,为泾河支流。通过考古调查发现该流域自史前以来文化遗存就非常丰富,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另外在该区域发现有先周、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县域内大量分布西戎的墓葬,是戎人的传统居住地,也是探究周戎、秦戎、周秦关系的重要区域。
为做好“一河三山”的保护和完成好深挖黄河文化内涵等任务,同时为全面深入了解罗山地区古文化遗存的面貌等学术问题,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罗山地区实施系统的考古调查工作。通过考古调查,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点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点39处、历史时期遗址点16处,填补了罗山地区考古空白。罗山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对进一步探索宁夏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人群迁徙等问题提供了新线索,密集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对研究宁夏中部地区与周邻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材料。
近年来,宁夏始终保持着与国内外考古机构、专家通力合作的机制,国内外20多家专业考古机构参与宁夏的考古学研究,丰富了宁夏区域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丰富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宁夏考古在中华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考古工作者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相继开展了灵武水洞沟遗址、青铜峡鸽子山遗址、隆德沙塘北塬旧石器时代遗址、周家嘴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盐池张家场汉代城址、贺兰山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固原开城安西王府元代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开展了彭阳红河流域、六盘山东麓、罗山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和石窟寺专项考古调查研究项目。其中,2个项目同时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2个项目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2个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在考古发掘研究的基础上,建成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水洞沟遗址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
持续推进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先后出版考古报告、学术论文集40余部。《西夏六号陵》荣获201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水洞沟:2003~2007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报告》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研究成果金鼎奖;《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荣获全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首次在考古调查工作中引入数字化技术,为石窟寺考古报告编写树立典范。持续加强出土文物保护,相继组织开展同心倒墩子、王大户青铜器修复保护项目,固原南塬M1401墓葬出土壁画和固原城西墓地出土金属质文物等文保修复项目,修复保护了一批珍贵文物。
在新时代宁夏考古取得的重要成就中,灵武水洞沟遗址、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彭阳姚河塬遗址、盐池张家场城址、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固原开城安西王府遗址,因其多样的文化遗存和独特的学术价值闻名于考古学界,对于深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丰富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
任重道远 研无止境
今后,宁夏考古将着重推进新石器考古、商周考古、西夏考古等重大考古课题的研究,充分阐释宁夏地域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成果展示宣传,发挥考古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重点考古课题研究与阐释。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编制重点地域及专题考古规划和计划。依托宁夏独特的历史演进轨迹和文化资源禀赋,重点开展以旧石器时代考古为代表的古人类史研究,以新石器时代考古为代表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以商周、秦汉遗存考古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发展研究等重大考古研究项目,揭示阐释宁夏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力量。加快考古科研成果产出,推进考古资料整理和成果出版。加大文物考古资料整理研究力度,发表考古简报、研究论文,出版考古报告、研究专著。编写文物考古通俗读物,更好传播文物考古和历史文化知识,充分发挥文物以史育人的作用。
持续开展科技考古。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鼓励多学科多领域协同合作,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推动科技测年、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DNA研究、有机残留物分析等科技考古分支发展。开展考古现场文物保护、信息提取和实验室考古技术攻关,提高对出土文物的第一时间保护能力。
加强考古能力建设。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考古学科建设,促进考古人才培养。大力发展数字考古,提升考古信息采集管理、综合分析和研究应用水平。开展出土文物数字化保护修复工作。实施考古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提升考古成果转化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公众考古。推动考古现场定期向公众开放,广泛开展考古教育和考古体验。举办考古知识公益讲座,充分发挥考古的公益性和教育科普功能,推动考古成果进校园。推出考古夏令营、研学、志愿者社会实践等活动,扩大考古工作公众参与度。整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资源,聚焦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修复、考古和文物知识普及等主题,构建文物考古全媒体传播模式。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经过几代宁夏考古人不懈努力,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揭示了宁夏地区、乃至西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宁夏考古人将始终秉持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马 强 王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