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守护城市文脉

本报见习记者 李昊斌

“马爷爷,这是将台堡,这是东岳塔。”8月14日,在固原市大原古建筑技艺传承基地,参加研学的学生们围在各种仿古建筑模型前,寻找自己熟悉的建筑。

“这些建筑模型都是参照现有建筑,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马振仁说,为了让参观者真切感受古建筑营造之美,部分模型采用剖面展示的方式,方便人们清楚地看到框架结构。

在参与城市建设过程中,马振仁发现城市发展变迁与传统手工艺传承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一代接一代人努力中,保留传统精华,又融入新元素。“在这几年的传承中,我逐渐明白手工艺的传承,不单继承先辈们口传心授的口诀与技艺,更要融入现代元素。”六盘山地区是多种文化交融交汇之地,马振仁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研发,把先辈们流传的东西保存下来,用建筑讲述发展故事。

走进马振仁的工作室,五龙壁、垂花门笔筒、斗拱车载香水等传统建筑模型陈列在书架上。为了把古建筑的故事传得更远,讲给更多的人听,马振仁成立了原州民间古建筑技艺陈列室,制作收藏古建筑展品12大类1200余件,免费开放,供人们参观。同时,依托古建筑开发古建筑文创产品千余件。

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自清代传至现在,已经传承120多年,历经五代人。斗拱、榫卯无一不诉说古建筑营造技艺之精妙。“人们不用跋山涉水,在展厅里就能了解古建筑艺术及人与建筑的关系。”马振仁说,建筑是城市发展变化最直接的见证和记录者,是一代人的智慧结晶,作为一门手艺的传承人,记录城市、守护文脉就是他们的责任。

--> 2023-08-21 本报见习记者 李昊斌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86259.html 1 守护城市文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