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颜廷武、叶雨寒认为,乡村产业兴旺除了要努力实现产业物质层面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更要不断突破人力资源和人才要素的支撑瓶颈,将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民。
首先,要把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乡村产业兴旺成效的根本标准,形成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共商共建模式。同时形成“村干部走访收集意见—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商讨对策—召开村民大会听取农民意见”等模式,明确农民内在的需求和诉求。其次,要推动以产聚才,完善人才体系。针对长期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但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群体,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向其收购初级农产品,农闲时招其进入企业务工,充分吸纳这部分群体进入产业体系。第三,要优化公共服务,整合基层资源,持续优化公共资源布局和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断下沉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第四,要传承乡土人文与产业发展并举。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建立地方志物产史料资源库,为农产品品牌运营赋予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将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深度结合,开发面向老年人的沉浸式体验养老生活的旅游项目。最后,要完善分配机制,提高农民收益。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留给农民,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产品、卖服务转变。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