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奔着问题去 向着难处攻

本报记者 尚陵彬

今年以来,结合主题教育,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好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今年以来,全区各地看病就医的群众,总能在医院发现一些暖心小细节——

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复诊,不用再排队等待啦!近日,宁医大总院互联网医院开通检查检验线上开单服务,患者可通过“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互联网医院”一栏,选择“开检查检验”,即可在家通过互联网医院在线挂号,和医生沟通后,根据专科情况,在线开具检查检验单,缴费完成后,即可在线预约线下放射、超声资源。通过线上预约检查,患者可自主根据预约时间确定来医院的时间和行程安排,特别是外省市群众再也不用舟车劳顿千里迢迢赶到医院门诊排队等待了。

为有效纾解老年患者“就医难”的问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创新开设了便民助老服务站,由医院就医“小助手”提供集中讲解和个别指导,在指定时间段为老年候诊患者讲解预约挂号、手机操作、就诊攻略指导,帮助其熟悉互联网医疗,营造老年友善的就医环境。同时,医院为80岁以上患者提供全程陪同就诊服务,大力提升老年患者就医体验。

由于孕妇等部分特殊患者需要连续监测生命指标,才能确保生命安全,中卫市结合临床实际,配套了一批可穿戴医疗设备,如产科配备远程胎心监护仪,孕晚期孕妇可租借带回家,监测数据与医院实时联通,一旦指标异常主管医师会立即获知并通知患者到院治疗,很好确保孕妇和胎儿安全。

用温情点亮患者“就医路”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突出问题,对全区5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各地各医疗机构围绕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谋实策、出实招,坚守社会责任与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患者角度优化服务举措,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用温情点亮患者“就医路”。

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就医流程。信息化手段是提升便捷就医最有效的方式,各级医院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开展线上预约、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会诊等方式扩大医疗服务可及性;同时开展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诊疗数据共享、检验检查互认等工作。目前,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能实现线上预约和远程诊疗服务,73家医疗机构已经接入宁夏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9类26项检验检查项目实现互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利用自治区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建成全区数据共享的智慧产科,使孕妇产检数据在各助产机构实现实时共享,极大方便孕妇随时随地产检。

服务关口前移,为患者提供零距离医疗服务。方便门诊可以有效简化就诊流程,为慢特病患者提供快捷服务。为此,部分医院积极进行流程改造,将方便门诊移出诊室,为患者提供零距离的方便诊疗服务。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卫市人民医院、同心县人民医院、隆德县人民医院、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将方便门诊设置到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同步配备就诊所需的便携设备和医务人员,患者无须排队候诊即可开具慢特病药物和常规检查。

有效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快捷服务。全区各三级医院基本都建设了“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就诊患者提供了门诊咨询、导诊服务、预约诊疗、便民设施、志愿服务等多种便捷服务和相关诊疗服务。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中卫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结算中心,吴忠市人民医院、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卫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检验检查预约中心,让患者出院结算和检验检查预约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

优质资源再分配,跨区域提供同质化服务。以医联体和医共体为依托,将二、三级医院知名专家等优质医疗资源向医联体、医共体内下一级医疗机构下沉;通过实施组团式帮扶,宏观上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再分配,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优质资源和技术不足短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上级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目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等三级医院均利用医联体下沉专家到成员单位开展帮扶,平罗县人民医院、青铜峡市人民医院、盐池县人民医院、同心县人民医院等县级医院积极利用医共体为乡镇卫生院提供技术帮扶,形成层层帮扶、双向互助的技术支撑体系,较好满足了不同病情患者的就医需求。

创新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群体就医需求。各级医院在不断完善常规诊疗服务基础上,积极创新开展多样化医疗服务,满足不同群体就医需求。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开设晚间针灸门诊,银川市口腔医院、中卫市人民医院开设口腔晚间门诊,同心县人民医院开设晨间门诊,多专科、多形式提供差异化门诊服务,患者就医获得感更加明显。

全力守牢行业安全稳定红线

医疗卫生机构是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老弱病残人员多,布局复杂高层多,风险隐患种类多,一旦发生事故,疏散难、控制难、营救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今年以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紧扣自治区党委确定的“三个不发生”目标要求,推动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坚决防止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7月以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迅速传达学习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邀请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和区内行业专家,围绕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危化品安全和第三方消防安防机构管理等内容,对全区各级卫生健康系统2000余人进行了系统培训。同时,按照方案的十项重点工作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全区卫生健康系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全面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为了让医疗卫生系统领导干部、班子成员对安全生产职责入脑入心,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还编印了《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口袋书》,将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管理重点内容摘录出来,便于干部随身携带,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走深走实。

用情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围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卫生健康领域民生实事。紧盯健康水平提升和养老育幼服务2个目标任务,制定卫生健康民生项目清单8项:以解决群众就近看好病为立足点,整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 8家城市医疗集团和14家县域医共体一体化运行,14个县组建县域医疗健康总院,154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50个村卫生室列入医共体,80%的县(区)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以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为出发点,出台育儿补贴金发放和老年人动态健康评估等“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保障托底政策,3个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和6个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提级加速,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40.33万人,规范管理率达52.66%,完成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12.6万余人。

--> 2023-09-26 本报记者 尚陵彬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1612.html 1 奔着问题去 向着难处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