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尚陵彬)10月10日下午,一面锦旗送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上面写着:“赠宁夏红十字会杨森龙、李瑛、李金奎、陈小亮、周雄岳:危难时刻敢出手,遇事方显真本领!”原来,10月9日晚,在北京市某餐厅,在京旅游的汪女士吃涮羊肉时不慎将异物吸入气道,顿时呼吸困难。危急关头,在京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的5位宁夏红十字志愿者紧急救援,汪女士顺利咳出异物,转危为安。
10月9日19时40分,北京某餐厅内,服务员慌乱的呼喊声引起了食客们的注意。原来,一位就餐的年轻女士一手按着喉咙,一手高高举起,表情痛苦,面色青紫,已无法说话。“很可能是异物卡喉!气道梗阻!”说话间,邻桌的几位男士迅速起身,赶过来察看原因。他们正是到北京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的5名宁夏红十字志愿者。
表情痛苦的汪女士跑向楼道试图呕吐,但仍无济于事!眼看她呼吸越来越困难,表情比之前更加痛苦,来自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救科的医生李瑛说:“我们都是红十字救护员,也是医生,现在请您听我们的指示,用力咳嗽!”一边说着,他和同事一边用力拍击汪女士的后背。其间,一名学过急救的女服务员焦急地说:“要不要做这个?”她比划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李瑛制止道:“先不要做其他动作,使劲咳嗽,不要做吞咽动作!”
“啊!”汪女士用力咳出两块羊肉,她喘了口气说:“终于说出话来了!”此刻,来自银川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杨森龙仍然帮助汪女士俯拍后背,嘱咐她继续咳嗽,确保卡喉异物全部咳出。李瑛叮嘱汪女士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果不是这几位医生的及时指导,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性命在。”汪女士连连道谢。
杨森龙现场向餐厅服务员和就餐顾客讲解了如何早期识别判断气道异物梗阻,并演示了如何对非完全气道异物梗阻和完全气道异物梗阻的患者实施紧急救治。现场参与救助的还有一同在京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培训的红十字志愿者、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医生李金奎、宁夏人民医院骨科医生陈小亮和银川市西夏区红十字会志愿者周雄岳,以及新疆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杨修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