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问需于民 田间问计于民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10月13日,罗山脚下的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朝阳村,沃野流金。
当日清晨,不时传来“哞哞”的牛叫声,将马俊从睡梦中唤醒——来自同心县统战系统的吴忠市委党校学员马俊,被分配“驻扎”在农户马德成家“同吃同住同劳动”。
2000年,马德成一家从彭阳县古城镇移民搬迁至朝阳村。“家里种了多少亩地,养了多少牛羊,一年收入咋样?生产生活还有啥困难?”炕头问需于民,入住农户家后,马俊迅速转变身份、转化角色、转变认识,详细了解农户家的生活生产情况。马俊在交谈中得知,马德成有一位83岁患病的老母亲,目前马德成的大儿子已经在中宁县上班,女儿在银川市一家幼儿园当老师,小儿子在宁夏体校上学。家庭财力相对较弱,两口子靠贷款养殖的16头牛维持生计。
俯下身、接地气,把根扎进群众当中。作为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和2023年吴忠市聘请项目小管家,马俊利用自己在教育、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统战系统等多部门多岗位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及时给予政策解疑释惑。他帮助马德成分析,小儿子的学费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老母亲可以申请大病医疗救助。
田间问计于民。得知马德成种植的12亩玉米和30亩青贮还没抢收,次日早晨,马俊和同行学员杨志强、马少兴一起跟着马德成夫妇下地,收割玉米、捆草、腌制青贮。黄昏返家后,马俊还及时为马德成家的16头牛添草加料、喂水、清理。
得知马德成是村上的水管员,但有一些最新的政策精神还没吃透,影响了工作开展,马俊便主动给马德成细致讲起了水权改革。马俊说:“农村是干部成长锻炼的大熔炉,脚上有泥土才能对群众更有感情。通过进牛棚、入田地、整环境,了解村情体察民情,讲政策找路径,锤炼党性、转变作风。”
用好调研法宝 践行群众路线
9月18日至11月10日,吴忠市委党校2023年秋季主题培训班80余名学员,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其间将积极开展教育动员、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集中研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落。
10月7日至13日,主题培训班学员在朝阳村以田间地头和农户庭院为活动阵地,开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暨政策宣讲“零距离”、为民服务“心贴心”的安全生产、环境整治、农作秋收、乡村振兴等丰富多样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坚定信念、磨炼意志、涤荡思想,在“解剖麻雀”中践行群众路线。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学员聚焦吴忠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形成了6篇高质量的咨政报告。其中4名学员把调研课题带到朝阳村,围绕“以水定产”,与村“两委”班子和群众深入交流,了解农业灌溉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形成了《严格落实“以水定产”保障粮食安全》咨政报告。
每周主题党日,学员们研讨交流时重点讲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体会,讲解破难题、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共产党好 黄河水甜”
来自吴忠市人社系统的学员马灵燕入住农户马俊和家后,了解到其家有四口人,目前种了10亩地,主要靠在周边打工赚钱。一个孩子上了大学,另一个孩子在上高中。针对马俊和家的情况,马灵燕结合专业知识,及时宣传讲解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考试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其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
结合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学员们入户宣传全会精神、解读“1+4”系列文件精神,已与村“两委”联合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3次,整治林带20余亩,清理巷道垃圾约2吨,提升村容村貌;在朝阳村1.2万亩玉米收获的关键期,学员们帮助群众抢收玉米、大豆等秋季农作物,助力颗粒归仓;通过实地观摩中药材种植基地、红寺堡移民旧址、永新村民宿、汇达酒庄等特色产业发展基地,感悟发展之路;与村“两委”班子、党员及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为朝阳村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培育产业等建言献策。
“进村入户实践锻炼,增强了学员的党性与宗旨意识,增进了学员与群众之间的情感,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实效。”吴忠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大家感悟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西海固移民从大山深处,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新家园的新生活,深刻感受到红寺堡区移民感恩“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真挚心声。下一步,将推动调研成果深化转化,厚植为民情怀,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