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做好“精智经济”文章 塑造发展新优势

——宁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观察之二

本报记者 朱立杨

当今世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机遇挑战伴生并存。

宁夏,唯有聚力推动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发展质效,才能塑造竞争优势、赢得主动地位。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我区扎实推进实体经济、新型工业和制造业强区联动计划,重点建设数字信息、新型材料、绿色能源等“七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算力、先进半导体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十条产业链”,更加注重综合效益、集群发展、新质项目和安全底线,奋力构建绿色、智慧、高效、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0月20日,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只被数据赋予“智脑”的机械化手臂不知疲倦地上下翻飞,精确抓取各类零部件,并传输到指定位置。不远处,另一台机器人接续开展复杂工作,无缝衔接工艺流程。

“数控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被称为‘工业母机’。我们深耕这个领域,自主研发了重载桁架机器人、高速桁架机器人、地轨行走机器人、柔性制造生产系统等4个系列、20多种产品和生产线。”一工机器人董事长王小龙说,公司紧盯“精智”趋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合作,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研发能力、技术水平,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规模不大,名气不小,产品过硬。这是业内人士对宁夏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普遍评价。

用时不到一年,这家只有124名员工的宁夏企业首创了新能源汽车用汽车级高频大功率变压器产品,成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供货商。

助高铁动车通达四方,同新能源设备收获“风光无限”,与新能源汽车跑遍神州……作为电力电子电磁元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依托单位,银利电气在不同领域“精耕细作”,突破工业电气领域一项项“卡脖子”技术,为客户提出关键的电源系统技术优化和电磁元件解决方案,在“大国重器”上留下鲜明的宁夏印记。

技精于专,做于细。

着眼于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我区明确链式路径、选树“链主”企业、鼓励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一批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的企业脱颖而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旨在发挥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工信部门在全区范围内认定10家行业领先示范企业、34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以及25家绿色工厂,示范带动制造业项目提档升级。”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技术改造投资处负责人卢机智说。

业成于勤,守于挚。

立足于构筑高成长企业培育体系、加快打造“精智经济”创新链,集中精力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精准梳理摸排,建立健全工业“小升规”培育库,组织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有序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认定和推荐工作,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自治区科技厅将在做好自治区瞪羚企业培育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实际,优化完善梯次,增加自治区雏鹰企业、潜力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培育类型,逐步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裂变成长、快速壮大。”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1月至9月,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2%,增速高于全国14.2个百分点。截至7月底,全区已完成升规入统工业企业56家和2批次39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新认定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家。3家企业成功入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

放眼宁夏,秉持“精智”发展理念的企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举措不断更新,创新生态越来越好:

虽然银利电气是国内唯一掌握利用纳米软磁材料制造大型高频变压器技术及自冷设计制造核心技术的企业,却未曾原地踏步,仍旧在成千上万次实验论证中为客户寻找最优方案,践行着对“精智”理念的坚持和对工匠精神的坚守。

着力提升产品前瞻性、竞争性,宁夏共享机床辅机有限公司研发生产机床排屑过滤系统产品,实现排屑装置应用于多种加工场合、机床切削液长久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西北为数不多的光伏组件设备制造企业,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太阳能电池串与汇流带焊接机打破了光伏串焊机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业内不可忽视的存在。

通过正向研发、自主创新,宁夏盾源聚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可生产直径600毫米以上硅部件单晶棒的厂家,将产品远销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以大尺寸高品质蓝宝石晶体研发、制造和加工见长,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持续打造高端产业链,将产品研发领域拓展到Micro LED、Mini LED、智能穿戴以及特殊装备用光学窗口等,继续拉长长板、做强优势。

聚焦核心技术和解决“卡脖子”问题,一工机器人持续攻坚,拥有有效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4件,“20年+”免维护的滚轮导轨技术、“200米+”超长导轨拼接工艺、第四代工业无人车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已被应用在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如今,不断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游迈进的“宁夏智造”,不乏因“口碑营销”而登门寻求合作的客户。

将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贯穿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全过程——“精智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2023-10-25 本报记者 朱立杨 ——宁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观察之二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4819.html 1 做好“精智经济”文章 塑造发展新优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