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新时代新征程,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学科研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宣传好、阐释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让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思想舆论主阵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与党和人民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研究和解决人民实践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时代课题,在时代发展和实践创新中不断做出新的学术创造,推进理论创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社科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站在关乎党的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站在关乎国本、国运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站在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深化理解认同。要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将其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起来学,而不是片面地学;在系统掌握其基本观点、科学体系中学,而不是零散地学;结合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发展地学,而不是静止地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进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政治认同;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和思想魅力,增进思想认同;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增进理论认同;深刻体悟这一重要思想的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增进情感认同。三是推进转化落实。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准落实落细。要站稳政治立场、理论立场、学术立场,自觉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方向、学术导向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确保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要团结和引领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潜心钻研、勇攀高峰,努力推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大力推动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积极为党和人民事业述学立论、建言献策。要立足职责定位,加强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强化责任担当,严守社科领域意识形态“安全门”,落实党管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社科普及基地、社会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科工作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发动全区社科基地、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科普及宣传、交流活动,凝聚精神力量,推动社科为民、社科惠民,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