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村规民约“活”起来 文明风尚“诵”下去

宫炜炜

李雪 漫画

鼓舞人心的诵读、朗朗上口的快板、生动形象的小品……日前,固原市首届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诵读大赛决赛在隆德上演。借助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来自5县(区)的15支代表队将“生硬”的村规民约从纸面搬到了舞台,又从舞台上传播到群众中,潜移默化下就把文明乡风种进了群众的心田。

民风不淳,乡村难美。乡村和人一样,要强要壮,不仅要有物质层面的建设,更要有精神方面的保障。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才能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作为移风易俗的一个有效“抓手”,村规民约以约束性的制度来引导和培育新风气,在规范村民行为、实现乡邻和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全区各地都很重视。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截至目前,宁夏2295个村(社区)均已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天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陋习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不可否认,村规民约的完善,促使乡风民风有了极大转变,但做好移风易俗工作,仍任重道远。从现实来看,有的地方看似有村规民约,实际上却是“拿来主义”,“生搬硬抄”之下,不仅很难贴近时代,而且内容空洞,与本村实际和群众生产生活相差甚远,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地方村规民约搞得十分高调,“上墙”“入户”样样俱全,却忽视了宣传参与环节,群众不了解、不认同,自然也不买账……说到底,一些村规民约之所以变成一纸“空文”,根子还在村民的认同感不高、参与感不强、执行力不足。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固原市此次开展的村规民约诵读大赛,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益借鉴:参与创作、表演的过程就是村民主动学习熟记的过程,而进行舞台表演,也在用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传导规矩、树立新风。一说一动之间,演绎出家长里短的乡间故事,传递了约定俗成的正向做法,以实际行动弘扬并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创新做法,赋予的意义和带来的能量是无法估量的,挂在墙上的村规民约因此“活”了起来,更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持久动力。

村规民约“活”起来,文明风尚才能“诵”下去。农民要转型、乡风要文明、乡村要振兴,就要有规矩、有约束。创新形式、丰富手段,让村规民约成为村民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侵蚀,自愿参与弘扬时代新风,我们就一定能凝聚起打造塞上乡村乐园最为强大的正能量。

--> 2023-11-01 宫炜炜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5857.html 1 村规民约“活”起来 文明风尚“诵”下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