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系统“疗法”提升六盘山生态功能

——《关于推进六盘山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方案》解读

本报记者 张 唯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六盘山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方案》,着眼解决六盘山林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草原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有机统一,加快推动六盘山保林、涵水、固土,统筹推进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修复、融合性发展、多样性维护,持续提升六盘山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六盘山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生态绿岛”和物种基因库,也是清水河、泾河等黄河重要支流的发源地,具有联动全国气候格局、调节水汽交换、改善西北局部气候的功能作用。近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崔奇鹏对方案提出的16项措施进行了解读。

“从整体性保护来看,方案提出要建立与环境容量、资源约束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布局,严控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对六盘山生态空间的占用和扰动。”崔奇鹏介绍,通过落实分级保护、分类治理、分区修复措施,维护六盘山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自然地理单元连续性。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创建六盘山国家公园,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

六盘山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6大类100余个子项目的加快推进,将全面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同时加强的还有天然林保护、未成林封育管护,通过实施密度过大人工纯林间伐、密度过低人工纯林近自然改造,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碳汇能力。方案还规定,建设以梯田和淤地坝为主的拦泥减沙体系,实施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区治理。科学划定基本草原,严格保护措施,巩固草原生态修复成效。进一步严格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动态“清零”。

“在物种多样性维护上,六盘山将加强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特有物种拯救保护恢复,开展珍稀野生动物专项保护监测。”崔奇鹏说,该区域还将依法加强野猪危害防控,合理调控种群数量,严防外来物种入侵,构建常态化监管机制。同时推进野生动植物迁徙廊道建设,实施河湖湿地候鸟护飞行动,并建立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合理布局种质资源库,提升良种供应保障能力。

在提高森林蓄积量和碳汇增量,创建固原林业碳汇试点市基础上,我区将以六盘山生态功能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等为重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修复新模式。通过实施乡村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加快推进生态修复与经济作物、特色苗木、旅游度假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林果、林药、林菌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产业。

“和贺兰山一样,六盘山也将推动实现全过程监管。”崔奇鹏说,六盘山生态保护修复已被纳入自治区“四防”常态化督查和自然资源督察,强化行刑衔接,严厉惩治破坏草原、盗采盗伐等违法行为。特别是对违反生态保护管理规定进行开发建设活动,未按要求落实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等,将进行追责问责。因工作人员失察失管,对盗伐林木、破坏草原、盗采盗猎野生动植物行为惩治不力等,将依照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有关规定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岗位和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 2023-11-03 本报记者 张 唯 ——《关于推进六盘山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方案》解读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6270.html 1 系统“疗法”提升六盘山生态功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