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伏巧梅被同村闺蜜王航弟“劝”上了直播带货这条路。
47岁的伏巧梅,是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白墩村村民,种果树已有10年,“我家种了14亩苹果,以前除了商贩上门收,就是在门口摆摊卖,价格上不去,还会滞销。”
“你为啥不直播卖?”王航弟问。
“我卖不了,我不敢。”伏巧梅说。
“有啥不敢的!”王航弟在伏巧梅家现场直播销售苹果。一个月内,2500多公斤苹果售罄,伏巧梅才知道“苹果还能这样卖”。
“我们白墩村的苹果,特别甜。”如今的伏巧梅,空闲时就会打开快手直播,粉丝量也从200多人涨到了4700多人。“搭上电商‘直通车’,苹果不仅卖得快,赶上好行情,我们也有个好收成。今年,我家苹果已经卖了3万多斤,刚才就有一名同心县的客户要了3箱60斤。”11月2日,伏巧梅高兴地说。
近年来,红寺堡区葡萄酒、枸杞、肉牛、滩羊、黄花菜、苹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如何让藏在“深巷子”的农产品香飘全国?红寺堡区发掘、扶持、培育一批优秀“乡村网红”,大力拓宽农产品线上营销渠道,促增产增收。
10月8日,“好物我代言·走进新庄集”网络直播评选大赛开幕,41名电商主播报名参加,通过“赛前培训+现场直播带货”形式,将红寺堡区优质农产品推荐“上网”。“这次比赛,让我学到很多‘干货’,也增添了信心,回去就带着村民一起直播。”南源村党支部书记梁巧红说。
这场直播比赛,也让白墩村“网红”王航弟坚定了做“电商供应链”的决心。
41岁的王航弟是红寺堡区最早做直播带货的农民之一。因家境贫困,她早早便到北京市等地打工。“以前,生活就在贫困线上晃荡。”后来王航弟尝试在微信上售卖枸杞,“知道的人多了,聊着天卖了货,一天就赚100多元。”
货源有了,农产品供应不上。为让电商之路更稳固,2016年,王航弟注册成立家庭农场,打造了100亩枸杞、黄花菜基地,并注册了“王航弟”“雪中红”品牌,涉及30多类农产品。2022年,在红寺堡区政府帮扶下,王航弟又入驻新庄集乡电商直播小院。有了政策扶持、直播场地、政府鼓励,王航弟的电商之路越走越广阔。
“去年,农场销售额达150多万元,80%都是线上销售。”王航弟说,“很多农产品以前滞销,现在畅销,甚至供不应求。比如蜂蜜,我们这些农民没有销售渠道,只能散卖,或者给商贩,价格低。现在,我统一收购蜂蜜,加工、包装、打上品牌,既可以网上卖,还能进商超,销售不愁价格还高。”
枸杞、枸杞原浆、黄花菜、八宝茶、蜂蜜……经过分拣、打包、配送,红寺堡区农产品搭上“直播快车”,被销往全国各地。“直播+电商,是我们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我们将开启新模式,赋能农产品销售,让田间地头成为农产品销售的‘第一车间’,努力打造叫得响的品牌。”红寺堡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