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张 萍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对于举旗定向、长治久安,都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提出“七个着力”的新要求,对中华文化传承延续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体现了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的高度统一。这一重要思想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面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生命线,是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是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文化成果的共享者,以及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思想体系,其理论的深刻性和指导实践的功能性,充分体现出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厚学理性,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也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中华文化立场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统一。当今时代是不同文明相互激荡的时代,也是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既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也要为人类谋大同。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关于国内文化建设的思想,又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重大主张,着眼的就是开放包容,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了战略指引,并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我们大党大国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使习近平文化思想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群众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自觉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上来。

(作者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3-11-15 张 萍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7705.html 1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