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开拓创新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宁夏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局面

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

“两化”融合应用持续深入。

以技术创新赋能“宁夏智造”。

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

自研核心技术驱动产品创新。

智慧工厂为企业赋能赋值赋智。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度谋划宁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和政策举措,以技术创新、数字赋能促进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推动数实融合、布局科技前沿,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三大战略联动,增动力、添活力、聚合力,全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构建新格局打造宁夏特色产业体系

工业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位谋划、深入推动、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先后制定《自治区新型工业强区五年计划》《财政支持“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组织梳理了光伏材料、储能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算力、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高端装备、乳制品深加工、葡萄酒、枸杞深加工等一批配套相对完善、规模优势明显、具备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链,评定了10家自治区级“链主”企业,集聚上下游企业近千家,产值达到2098亿元,带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近年来,特别是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工业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强区计划,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实施结构改造、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行动,重点建设“七大产业基地”、打造“十条产业链”,持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集中资源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在全国工业41大门类中,宁夏现有39类,产业体系不断健全。

同时,宁夏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推动开放合作创新风生水起,科技支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主体快速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力量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动力深度激发。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59.71亿元,占全区R&D经费支出的75.2%,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40.2%,近3年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目前,全区共有企业技术中心109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5家,重点实验室44家。全区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59.7%和59.9%。

经过不懈努力,宁夏工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结构由重变轻、规模由小变大、产业链由短变长等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兴产业、新动能正在不断孕育生成。正全力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集中精力、汇聚资源,全力构建新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之路。

特色产业集群精彩“聚变”加速崛起

强链条壮集群,产业兴动能足。宁夏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融合生态:加大产业对接力度,制定实施产业集群培育行动计划,分产业、分区域、分专题组织开展产业链专项对接活动,推进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引导和支持企业针对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与缺失环节,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和供应链保障项目,补足“六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产业链核心产品品种不断增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产业协同性显著增强,有效提升了“六新”产业的价值链与效益链,一个个特色产业集群正精彩“聚变”,加速崛起。

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22年实现产值1766亿元,增长37%。初步建成银川—石嘴山光伏材料产业集群,宁东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石嘴山—吴忠—宁东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光伏、储能、先进半导体、高性能金属、高性能纤维等优势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以东方希望、宁夏中环、隆基绿能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的光伏全产业链初具规模,全区多晶硅产能18万吨、单晶硅棒137GW、单晶硅切片90GW、电池15GW,单晶硅棒/片综合产能全国第一。今年1—9月,新型材料产业完成产值1287亿元,同比增长4.7%。

清洁能源产业基础雄厚。宁夏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省区,全区清洁能源装机3453万千瓦(其中风电1457万千瓦、光伏1997万千瓦)、占比达到50.7%,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7.66%,位居全国第三,西北第一。小牛自动化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及划片串焊一体机系列产品国际领先,以整机企业为龙头,配套企业为支撑的风电装备产业链日趋成熟。今年1—9月,全区发电量1628.7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发电量44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27.4%。

数字信息产业迅速崛起。2022年实现产值680亿元、增长4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电信业务同比增长23.1%,增幅居全国第一位。算力产业方面,宁夏是西部唯一一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双节点”省区,已建成、在建15个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上架率超过76%。建成全国首个“万卡级”智算基地、算力调度平台,宁夏算力质效指数排名全国第四、算力资源环境指数全国第一。成功举办2023中国算力大会,发布“1268”成果,签署了一批战略合作协议和投资项目合同,“西部数谷”“中国算力之都”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装备制造产业迈向高端。2022年实现产值878亿元、增长48.4%。目前规模以上企业189家,主要包括矿山机械、仪器仪表、智能铸造、数控机床等行业。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全国“单项冠军”,累计突破核心技术70余项,特别是共享装备拥有大型燃气轮机外缸等世界顶级大型铸件生产能力;天地奔牛成功研发世界首套10米超大采高刮板输送装备;吴忠仪表实现煤化工关键控制阀进口替代、大口径核电站控制阀国产化重大突破;维尔铸造实现动车组铝合金枕梁国产替代;巨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现代化工产业优势突出。2022年实现产值2022亿元,增长27%。初步形成现代煤化工、石油化工、电石深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可生产100多种化工产品。煤制油(煤炭间接液化)产能405万吨、排名全国第一位;煤制烯烃产能32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氰胺产量占国际、国内市场的85%和90%以上;ADC发泡剂、水合肼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超过80%、70%,拥有产品市场定价权;中石油宁夏石化“45/80”大化肥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轻工纺织产业特色鲜明。2022年实现产值657亿元、增长7.3%。现代纺织产业链不断壮大,纱线产能近200万锭、氨纶产能10万吨、对位芳纶4500吨,百万吨级“中国氨纶谷”加速崛起。蒙牛乳业建成全球首座全数智化工厂;伊利乳业建成全球最大单体超高温灭菌乳生产基地;宁夏枸杞鲜果年加工量突破30万吨,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贺兰山东麓酒庄葡萄酒产量居全国第一,已成为世界认识宁夏的“紫色名片”。

“组合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先进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并将采取以下多项举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产业数字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大对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力度。不断扩大“5G+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推进生产环节全链条改造,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数字产业化方面,高水平运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深入实施数字宁夏“1244+N”行动计划,培育壮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打造名副其实的“西部数谷”、中国算力之都。

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技术和产品创新,支持引导区内企业积极投身创新活动,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重点围绕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科技项目的“揭榜挂帅”“赛马制”,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积极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自治区实验室,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加强东西部科技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在宁夏转化应用。

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在推动工业数字化、绿色转型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强能耗预警调控、深入推进节能改造、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强化节能监察执法、加快绿色发展,推动全区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诸多举措,努力推动宁夏工业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农头工尾”融合抓,加快推进高端乳制品、枸杞深加工、肉牛屠宰加工等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从种养殖、收购、加工到销售全链条升级。工引商强融合抓,聚焦“六优”产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支持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并探索“金融+制造”,开展产融合作试点,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支持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提高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聚焦“六新”产业,招引建设一批“六新”产业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国家级制造业集群。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形成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良好产业生态。

工业兴则宁夏兴,工业强则宁夏强。宁夏工信系统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善作善成,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宁夏特点的新型工业化,为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 2023-11-17 开拓创新担当作为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8114.html 1 奋力开创宁夏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