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地指纹”里的光阴故事

彭阳县阳洼流域,秋景美如画。 (资料图片)

从深秋走向初冬的日子,是彭阳最有韵味的时节。

大地披上彩色锦衣,层层梯田把连绵起伏的群山装点成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与周边的村庄、林地、道路构成一幅层林尽染的壮美画卷。

初冬,大雪纷飞而至,一时间将大地凝结为画板,笔过之处,晕染出巨幅水墨画。

“中国最美旱作梯田”“绕赤道三圈半”的整地林带、人工林“生态长城”……彭阳小流域治理经验在全国黄土高原类型区推广,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40年来,在2533.52平方公里土地上,彭阳县建成高标准农田68.85万亩,粮食总产量由4000万公斤增至2.17亿公斤,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0多元增至14682元,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1.1%提高到82.34%,林木覆盖率由3%提高到20.68%,减少入黄河泥沙1.1亿吨……

从过去的干山枯岭、广种薄收,到如今泥不下山、水不出沟、沙不入河的多彩流域,彭阳县以数字标注历史,以时间见证不凡,脚踏实地,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写下生动注脚。

命脉相系 镶嵌在美丽流域里的村庄

站在青云湾流域山顶远眺,云雾缭绕中,层层叠叠的梯田从山顶向山脚下延绵铺展,犹如岁月年轮、“大地指纹”,呈现出命脉相系的震撼美感。

镶嵌在青云湾流域的彭阳县新集乡白草洼村,红瓦农舍点缀其间,农人往来劳作其中,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白草洼村是典型的西北山村,居黄土丘陵区,门前山峦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以前,白草洼村地贫山瘠、缺水断路,曾有“有女不嫁白草洼,上年吃了下年粮”的说法。

彭阳县坚持不懈地进行小流域治理,留住水土,肥沃农田,日渐点燃了村庄的希望。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现在,一年生产的粮食吃不完,家家牛羊满圈。”白草洼村党支部书记张英台说,村里2600多亩退耕林地融入青云湾流域,179户常住人家耕种着5300亩土地,产量逐年提升。

“玉米亩产从早期的三四十公斤增加到现在的约500公斤,雨水充沛的年份能收获800公斤,翻了几番。”张英台拿出村里的账本,对比农田建设前后的产量变化,讲述农田由“瘦”变“肥”的过程。

今年5月,彭阳县修建高标准农田,将村里所有窄小地块整修成保水、保土、保肥、保墒、易机械耕作的“宽大平”梯田,一举改写了“种粮粮不丰”的“三跑田”历史。

“今年夏季干旱,但是玉米亩产仍然保持在大约500公斤。”张英台带着村民用大型机械深耕细作,亩均生产成本节约100多元,亩均增收约230元。

在外地闯荡多年的村民海小维回家,见到村里很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靠养牛种草发家致富,深受启发。他便开始养牛,同时收购村民的活牛向广东贩卖,轻松年入二三十万元,还帮村民每头牛多赚1000元。

村民佟付林指着自家崖背高兴地说:“这些山桃树、山杏树,每年能摘上千斤,今年卖了1万多元,全村收入100多万元。这山头就是金山银山。”

“这些年村里真是大变样。”张英台说,全村饲养肉牛1600多头、羊2400多只,种植玉米5300亩,加之务工和林下经济收入,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万元。

青云湾上雁南飞,梯田盘绕牛羊肥……白草洼村村民的日子,过得像青云湾流域一样多姿多彩,以亲身经历映照着彭阳县流域变化。

“山变绿,人变富。”彭阳县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建牛棚、搞青贮,发展特色种植和经果林,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建县初的73元增至2022年的1.33万元,40年增长了182倍。

半生相许 用时光和血汗雕琢“生态长城”

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碧波青翠、秋季五彩斑斓、冬季水墨画卷,从年初到年尾,这里总是惹人醉。

然而,40年前,它还是另一番模样。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2%,属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已退休的原彭阳县林业局造林队队长杨凤鹏对往昔难以忘怀。

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60多岁的杨凤鹏参与当地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36载,种树千万株,亲历并见证了一年一年绿意不断延伸。

“山是和尚头,缺水如缺油,风吹黄土走,大雨带泥流。”在杨凤鹏的记忆里,早期彭阳县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生态脆弱。

“土地被水冲刷形成的沟壑,就像撕裂的布条,看了让人心痛。一家7口人耕种70多亩地,一年到头辛苦,还吃不饱肚子。”白草洼村83岁的村民马进财忆起过去,唏嘘不已。

山上缺少草木,陡坡地遇到降雨,洪水顺势而下,带走了土壤和肥力,缺少营养的庄稼长得稀稀拉拉……当地群众用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来形容当时的农田。

“1983年建县之初,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70多元,地方财政年收入仅70多万元。”彭阳县水务局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晁永福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民“吃的是救济粮,穿的是黄军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改变生存、生活环境,彭阳县锚定小流域治理。

经过多年探索,1992年,彭阳县总结流域治理得失,将小流域作为水土治理单元和经济开发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沟、坡、梁、峁、塬综合治理,改土、治水、林草和道路四项工程同时推进,探索出“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抗旱集雨整地造林技术。

“技术结合山顶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山坡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坡耕地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干支毛沟修建塘坝,拦蓄径流发展灌溉,一体化推进。”杨凤鹏说。

流域系统治理,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又起到抗旱、抗寒、保墒和促进树木生长的作用。试验后,树木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明确了方向,有了良方妙法,一张蓝图绘到底。

当地干部带领群众以每年造林5万亩、治理两到三条小流域的速度,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植绿修田、筑坝拦洪,重塑山河肌肤。

杨凤鹏带领造林队队员,每人一把铁锹、一个干粮袋、一个开水壶、一双胶底鞋,从早春到初冬,在人迹罕至的梁峁沟岔、荒山秃岭上修筑“带子田”;在红胶泥伴着砂石的土地上,用铁锹挑战荒山的硬度;在近乎垂直、人几乎无法站立的坡面上刨挖“鱼鳞坑”……

“全年四分之三的时间与大山为伴,每天清晨5点出发,晚上9点归来,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杨凤鹏说,一天下来,步行的路程,少则一二十公里,多则三四十公里。

“早出脸洗净,归来一身泥,两头都见黑,生活无常规。”虽然辛苦,但造林队队员们认准一个理:只有栽活每一棵树,干好每一件事,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正是这种信念,支撑他们负重前行。

2012年,杨凤鹏带领的造林队在周沟北山洼施工时,1个月内就有3名队员不慎从山上滚落,胡正忠脑出血昏迷7天才苏醒,杨志成摔断了5根肋骨,袁月琴的嘴部因摔破缝了10多针。

多年来,先后有3人在植树造林中献出了生命,11人身负重伤。

千秋功业,功在不舍。

彭阳儿女叩石垦壤、挖山不止,用时光和血汗换来了林海绿洲,种出“生态长城”,90条小流域绿树成荫,171座坝库联蓄联调,牢牢“锁住”大地的养分。

“近10年,输沙量平均每年减少1087万吨,入黄泥沙累计减少1.1亿吨,红河、茹河、浦河3条主要河流蜿蜒东去清澈见底。”晁永福说起流域治理成效很是自豪。

“每年保水7529.95万立方米、保土336.63万吨。”彭阳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锐用数据佐证。

回眸间,半生许与山川,不负壮年梦。

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沙不入河,梯田环绕、草木葳蕤、四季如画,家乡变成喜欢的样子。

蝴蝶效应 “水保+”托举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条条流域涵养水源,与大山相互依傍。

库坝水面如镜,倒映山峦树木,为冬季平添几分灵秀。

平山治水,改变了今日彭阳;用好山水,关系着彭阳长远。

“103栋日光温棚,全部种植蔬菜并育苗,共计纯收入1000万元。”又到了年底,古城镇温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凤龙和村会计马瑞盘点一年的收入。

温沟村地处西沟流域与茹河交汇处,地势开阔、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种养业。

“村里承包地在川道区的农户,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了收入;但承包地在村南的村民却享受不到这个好处,因为那片地是广种薄收的旱地。”马凤龙心中很不是滋味。

去年年初,彭阳县整合涉农资金1.4亿元,在西沟流域创新探索“水保+”流域治理新模式,一体推进农田、水利、道路、生态、产业和乡村综合建设,新修高标准农田1.2万亩。

“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西沟流域打造现代蔬菜种植基地,亩均产值4000多元,相当于传统种地收入的七八倍。”晁永福说。

种植基地采取“绿色蔬菜产业+政府投资改造+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每年拿出30多万元支付土地流转金,就近安排当地农民200余人长期务工,带动农民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

温沟村“近水楼台先得月”,将1100多亩山地改建成高效节灌良田,将温沟库坝水引上山,发展现代农业。

“现在,全村养殖业和种植业每年人均创收1.1万元,占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3%。”马凤龙算了一笔账:加上务工,今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5万元。

依托“水保+”,彭阳县引导农民深度参与全产业链配套经营,争取在流域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上拿高分。

虽已入冬,气温骤降,但行走在彭阳县各流域,修建大棚、采摘蔬菜、翻耕土地,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产生的正向“蝴蝶效应”,正在这片热土上演绎一曲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乐章。

今年,彭阳县投资4800多万元,在红河流域和李儿河流域,实施“红色堡垒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项目”,涉及白草洼等6个村,利用流域水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投产后可产生经济效益近亿元。

彭阳县根据流域实际,按照“山坡治理有效、水系布局合理、梯田标准建设、道路连接成网、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的思路,推进全流域协同治理,实现“水不下山,肥不外流”,造就金山银山,打造群众“幸福靠山”。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目前,彭阳县耕地面积101.86万亩,其中,建成高标准农田68.85万亩,从种到收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粮食总产量由建县初的4000万公斤增至2.14亿公斤,增长了5.35倍;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建县初的70多元增至14682元,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月其迈,岁序更新。

回首间,大地山川一派振兴景象。

相关链接

保水固土对宁夏而言,是道漫长的课题。

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水利部在我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持续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以此为节点,我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路线开始趋向成熟,全区因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人为水土流失也逐渐被遏制。

“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宁夏以改革开路,以创新破题,展现“上游担当”。

近年来,宁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分布于全区的1220条不同形态的小流域,均成为由坡面、沟道、台地、村庄等地貌组成的完整集水单元。这些由当地因地制宜探索的“最优解”,在留住水土、兴盛产业之余,也让宁夏一直秉承拦沙入河的初心,更好地肩负起全力守护“母亲河”的历史使命。

截至2022年年底,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由2011年的1.9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5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由“黄”转“绿”的中南部地区,也为水土流失区群众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 2023-11-20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8493.html 1 “大地指纹”里的光阴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