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更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您都抢购了什么?
笔者自己,买到了各种心仪已久的生活用品,还在某文创直播间淘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玩意——一套三星堆考古挖掘盲盒。青铜大立人、青铜人面像、青铜面具等一系列光怪陆离、奇妙诡谲的青铜造型,以微缩文物手办的形式藏在土里,发掘盲盒的过程既能沉浸式体验考古乐趣,拿到各种隐藏款“文物”,还能借助这些“文物”了解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其实,不仅此种考古盲盒吸引了诸如笔者的一大批粉丝,类似的文创雪糕、博物馆日历、故宫书签等文创新产品,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博物馆热”……诸般现象,皆透露出当下人民群众渴望了解历史文化,与不同阶段的文化遗产发生情感共鸣、生活互动和文化呼应的心声。而当下一些地方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恰恰赋予了文化遗产更多“亲和力”,让那些原本藏在“深闺”的文化遗产不再“高冷”,得到了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发自内心的喜爱和亲近。
记得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希望通过接地气的方式,拉近文化遗产和民众的距离,让文化自信涓涓流淌。正是在他担任院长的7年时光里,故宫从一位人人仰望的“老古董”变身成了“网红”,以颠覆性的卖萌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开启了自己的超级IP之旅。探究其成功“出圈”的缘由,就是接通了文物同生活的连线,通过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再与文化元素和资源进行结合、提炼,最终与人们的生活实现对接,从而得以融入。
故宫文创的爆火固然有其特殊性,但如果一味质疑我们与其没有可比性,那你就错了。宁夏虽地处西北,却是北方草原与黄土高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过渡地带,多样的自然环境、激荡的历史变迁、丰富的文化因素交融汇聚,留下了3800余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不说被誉为“史前人类的艺术长廊”“刻在石头上的史诗”的贺兰山岩画、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发祥地”的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就拿宁夏的博物馆建设来看,在全国也是遥遥领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已建成各类博物馆75座,在全国率先实现每1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此外,以宁夏国宝级文物“石刻胡旋舞墓门”为素材来源的双人舞《心应胡旋》,也登上了《国家宝藏》栏目,通过全新创作编排和国宝守护人的精彩演绎,“石刻胡旋舞墓门”仿佛穿越千年岁月,生动诠释出1300年前丝绸之路最炫时尚胡旋舞姿,成了最为瞩目的“文物显眼包”之一。
看到这些,你还会怀疑宁夏文化遗产资源的贫瘠吗?显然,我们同故宫博物院一样,也拥有文化遗产的“富矿”,有属于宁夏的独特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五千年文明的文化魅力。当下的关键是,如何让宁夏优秀文化遗产走出“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感同身受、参与其中,关心我们身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去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文化遗产,最终让每个文化遗产背后的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历史记忆“活”起来。
最好的保护就是成为日常所需。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更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这就要让那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成为连接“时光”与“远处”的桥梁,成为一个民族、一段历史的讲述人,讲好属于我们的“宁夏故事”“中国故事”。